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讓人頭疼的「愛哭鬼」——我的孩子「弱」在哪裡?

讓人頭疼的「愛哭鬼」——我的孩子「弱」在哪裡?

文丨福林媽咪

清晨起床陽光明媚,心情無限好。可一去叫孩子起床,小魔頭表示先哭一會再說。你要做早飯、要為小魔頭穿衣服,還要安撫他的情緒,感覺一整天都不美好了。

還有一種情況也很普遍,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還沒開口說話,小祖宗表示先哭一會再說。更讓人頭疼的是,你批評他吧,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合適。安撫他吧,小傢伙越哭越來勁。

相信許多家長會面臨這樣的窘境,也迫切的想要改變這種狀態。

那麼,是什麼讓孩子變成愛哭鬼的?

要想理解孩子愛哭的原因,首先要區分「哭」與「哭」的不同。

對於成年人來說,哭更多的是一種情感表達:悲傷、失落、壓力大等等。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狀態。

而對於孩子來說,哭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還有更多其它的因素。

除了表達情感狀態之外,孩子哭所表達的內容。我們總結為三點:

1. 威脅

我們知道,相比於成年人,孩子總是脆弱的。而且在改變現狀的能力上,孩子也處於弱勢的一方。

很簡單的道理,你想要買部手機,打開淘寶就解決了。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呢?他得先說服父母才行。這還不是弱勢?

孩子處在弱勢的狀態,需求又無法得到滿足。哭,就成了孩子威脅家長的最好方式。尤其是當孩子意識到哭有效果的時候,這種想法會更加堅定。

「我想要變形金剛!不給么?我要哭了。」

「我不想上學,不同意?好,我要開始哭了。」

……

2. 表達不滿

成年人在面對不滿的時候,很少採用哭的方式宣洩或實現要求。因為成年人更為理智,更懂得如何表達不滿。

而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哭鬧幾乎是他們表達不滿的唯一方式。

而不滿又分為:需求不滿和情感不滿兩種狀態。

想要的得不到,要哭。傷心了,更要哭。

3. 習慣

當孩子意識到哭能夠有效解決問題,或者滿足需求的時候。哭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你可以認為孩子在「仗勢欺人」,因為你也知道,她哭了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然而,我們要意識到,當哭成為一種習慣,而且還能持續滿足需求解決問題的時候。

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被削減了,孩子尋求能力突破的可能被限制了。

所以說,哭可以,而一旦成了習慣,那就危險了。

很多人以為,孩子愛哭是一種「弱」的表現。承受能力低、抗壓能力低、情緒調節能力不強……

的確,愛哭可以反映這方面的問題。

但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孩子愛哭和林黛玉愛哭完全是兩碼事,孩子愛哭是嘗到了「哭能解決問題」的甜頭,他可沒有林黛玉那麼豐富的情感表達。

也就是說,解決孩子愛哭的問題,不是情感上的問題,而是方式方法和需求上的問題。

比如,你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哭鬧了。他哭的是什麼?是沒有辦法得到玩具,只有很少一部分內容是因為你的拒絕態度。

不信?你買個玩具試試,他立馬不哭了。

既然愛哭會對孩子的能力提升產生如此強大的影響,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孩子的愛哭問題?

1. 不要及時作出反應

孩子為什麼愛哭,他一哭你就過來了,他一哭你就心軟了,他一哭你就投降了。這麼容易就能引起你的重視,還有更好的方式?

你給愛哭的孩子建造溫床,就別意外孩子愛哭了。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是因為你的及時反應,讓孩子意識到哭是一種「有效行為」,進而成為一種習慣。

所以,改變這種狀況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及時反應。

早晨起床,孩子哭了。好,你哭吧,我先把衣服收拾好。

不買玩具,孩子又哭了。好,給你三分鐘,冷靜冷靜

2. 哭鬧不停,沒有談判

在第一步之後,孩子已經產生了一些認知,用哭鬧實現需求,父母不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他內心已經有了一些動搖。「難道哭沒有用了?」

這個時候不要放鬆警惕,要知道「春風吹又生」是很可怕的。

在孩子還處於哭鬧狀態下,不要跟孩子談條件,什麼這個玩具已經有了,換個別的行不行。或者,你不哭可以讓你多睡一會。

一旦在孩子哭鬧狀態下,孩子最終的願望達成了,你也就前功盡棄了。因為他依舊意識到,哭可以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這樣表達:你不哭,我們可以談。你繼續哭,任何事沒得談。

也許你要問了,如果孩子繼續哭下去,難道真的不管?

真的不用管,別以為孩子哭會對他產生多大的傷害,這不僅是你亮明態度的機會,而且我還要告訴你,哭不僅能宣洩不好的情緒,還能鍛煉身體呢。

到了第二步,孩子的心態幾乎已經明確了:哭,解決不了問題,滿足不了需求。

但,過程還沒有結束。

3.合理的表達,才能得到滿足

很多父母都停在了第二步,認為孩子不哭不鬧了,問題就解決了。其實不然,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不哭不鬧,而是通過指引,提升孩子在表達訴求上的能力。

你讓孩子知道了哭不是一種合理的表達訴求的方式,就完了?你還得讓他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表達訴求的方式。

而且你也會發現,如果孩子只是完成了「哭——不哭」的轉變,就實現了要求。那麼他依舊可以每次哭鬧一會再停止哭鬧,以此作為要挾。

什麼是合理的表達?比如:

「媽媽,小明的媽媽就給他買了變形金剛,他的媽媽好愛他啊。」你看,他思維邏輯是不是提升了。

「媽媽,變形金剛是什麼做的?我長大了想做科學家,是不是應該先研究一下變形金剛?」

你看,他切入的角度多完美!

……

總而言之,哭並不代表者孩子很「弱」,必要的時候也需要得到安撫。但,哭不能成為習慣,更不能成為要挾父母的武器。

通過解決孩子愛哭的問題,最終將教育的目的轉嫁到提升孩子能力上,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好了,現在你可以去「收拾」那個「愛哭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寶媽曬寶寶睡姿:被子沒掀開,你根本不知道下面的身姿有多妖嬈
把握教育的「力度」——了解孩子的「極限」才能有合理的「挑戰」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