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換羽新生啟新程

換羽新生啟新程

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文?/?王昭廷?陳明照?圖?/?羅斌

初春時節的龍江大地,正等待第一聲春雷喚醒沉睡的土地。在第 78 集團軍某合成旅的野外訓練場上,一場實兵對抗演練卻將春寒料峭、乍暖還寒的天氣熏陶得火熱。

遠程火力打擊、殘存火力點穴拔除、重裝突破前進、後續擴大戰果……擔任攻堅拔點任務的裝步一連官兵,攻如猛虎,勢如破竹,像一把尖刀直插敵陣地。

「部隊立足自身,先後探索出車載火器封口制動、步機火力壓制射擊、爆破器材抵近炸毀等多種戰法訓法,裝甲步兵戰鬥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談及今昔變化,旅長劉紀遠感慨頗深。

2017 年 6 月,該旅移防進駐新營區,隨之而來的還有清一色的新型裝備。

然而,新鮮勁兒還未散盡,「攔路虎」迎面撲來:面對這些「鐵疙瘩」,一無訓法,二無教案,如何玩得轉?

為了破解新裝備訓練難題,旅里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問題招標會」。會上,機關基層梳理出 4 大類 84 項新裝備訓練面臨的問題,其中反映最多的就是缺乏專業技術人才。

強軍之要,要在得人。為此,旅里開展專業技術骨幹先期集訓,邀請院校和裝備廠家的專家教授來隊指導,選派專業骨幹到廠家、院校和兄弟單位學習深造、參觀見學。數月後,一批懂裝備、能操作的「種子選手」應運而生,部隊邊摸索邊實踐,漸漸步入正軌。

然而,「攔路虎」剛走,「寒將軍」又來。如何駕馭新裝備在極寒條件下開展訓練,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又一道難題。「很多時候,冬訓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令官兵直呼『萬萬沒想到』。」曾擔任合成營營長的該旅作訓科長陳西博對此深有體會。

去年冬天,駐地天降大雪,大家認為這是難得的雪地駕駛訓練的好機會。駕駛員孫猛像往常一樣走進炮場,麻利地鑽進駕駛室。發動、掛擋、加油……幾個回合下來,孫猛急得憋紅了臉,但裝備卻像老牛掉進水井裡——有勁使不上。最後,他請來幫手嘗試多種方法,並向有關專家請教,費了半天勁兒問題才得以解決。

新裝備光會用還不行。為了儘快形成戰鬥力,旅黨委深入研究後,制定《新裝備訓練三年規劃》,組織編寫 6 大類 30多種教程教案,並鼓勵官兵在訓練實踐中自主創新。

旅技術室主任、高級工程師朴相范,多次獲得全軍科技進步獎,有 2 項發明還獲得國防專利。為了打造裝備技術革新舞台,旅里在人員、場地和資金支持上,給他提供了足夠的便利。去年,朴相范帶領團隊圍繞「嚴寒條件下武器裝備規範」綜合示範課目進行攻關,先後革新智能低溫啟動器、尾氣循環加熱裝置和裝備取暖保溫室等訓練器材,有效地解決了嚴寒條件下部隊訓練的諸多難題。

轉型路上步履疾。隨著規範化《裝備訓練手冊》下發,以及「裝備戰技術性能資料庫」的建立,部隊訓練有了質的飛躍,戰鬥力不斷攀升。去年年底,該旅千里機動,在渤海之濱進行炮兵防空兵實兵實彈演習。全程不設腳本,不搞推演,官兵在規定時限內,高標準完成行軍與輸送、跨域控要戰鬥、實彈檢驗等多項演訓任務,初次亮相,首戰告捷,得到各級一致好評。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一生為國鑄核盾的那位老人,離開我們7年了!
戰場偽裝加重「戰爭迷霧」,要因勢而變發展偽裝技術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