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以後,皇帝上朝下朝時必須有人甩鞭,這是為何?

唐朝以後,皇帝上朝下朝時必須有人甩鞭,這是為何?

《淺說水滸》第127期(文/焦目)

明清小說尤為著名,四大名著都是明清時期。不過,在涉及到歷史的時候,小說與歷史最大的不同的就是在軍事方面。以水滸為例,宋代真正的戰場上,不管士兵還是將領,所用武器基本一致,不會出現108將中用扇子、算盤、短柄斧或者禪杖等做兵器的情況。小說這麼寫,是為了區別人物,或者突出性格。

不過,作為十八般兵器之一的鞭,戰場上常見,三國時期的黃蓋、唐代猛將尉遲恭,宋代的呼延贊、牛皋,以及水滸中的呼延灼、孫立、孫新等人都是以鞭為兵器。

當然,鞭有多種,除了作為兵器,還有打馬鞭。水滸中有一種「凈鞭」,都是跟皇帝上朝有關,這種鞭是什麼樣?有什麼作用呢?本文就為您揭曉這個問題。

水滸開篇,說到宋仁宗坐駕紫宸殿,接受百官朝賀時,就說到了「隱隱凈鞭三下響」;第五十四回中,說宋徽宗上朝時,也提到了「凈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由此看來,宋代皇帝上朝似乎都要有「凈鞭響三聲」。

歷史上,是否如此呢?

首先,說一說凈鞭。所謂「凈鞭,」也叫靜鞭,或者鳴鞭。看這名字就知道,這鞭子能打響。事實上,凈鞭起源於何時,我們已經不得而知,宋代人高承曾經考證過,但也只是說唐朝和五代有,並沒有說最早出現於何時;不過唐朝之前的資料也沒提及,似乎是唐朝才出現。

但明確記載凈鞭的,還是在宋朝的史料中。

駕後圍子外左則宰執侍從,右則親王、宗室南班官,駕近,則列橫門十餘人擊鞭/遇大禮年……車五乘,以代五輅.輕重毎車上置旗二口,皷一面,駕以四馬,挾車衛士,皆紫衫帽子,車前數人擊鞭。——《東京夢華錄》

《東京夢華錄》是北宋末年,孟元老為追憶東京的社會生活,所記載的見聞,雖然是筆記小說,但史料價值很高,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與正史一致。

這裡記載,北宋皇帝出行時,車駕前面都會有人專門負責擊鞭。不過,孟元老可能離得遠,所以沒看清,只是說「數人」「十餘人」。

這一點,《宋史》則記載得很清楚,說「殿前指揮使,行門二十二人,鳴鞭十二人,孝宗增為一十四人」,可以發現從12人擊鞭,增加到了14人。既然孝宗時期才增加到14人,那說明在孝宗之前,北宋及高宗時期,必然是12人,這與孟元老記載的「十餘人」一致。

對於鳴鞭,作用有兩個,其一是彰顯皇帝的威嚴;其二是告誡周圍的人,皇帝來了,趕緊迴避,注意保持肅靜,免得衝撞或者嚇到皇帝,惹來災禍。

另外,皇帝上朝下朝時,大殿中也有專門的人負責鳴鞭。但上下朝時,有多少人擊鞭,擊鞭多少次,則史料沒有記載。推測來看,應該不至於像出行一樣那麼多人,畢竟能上朝官員們不會不懂禮儀,鳴鞭只需要提醒他們皇帝來了,保持安靜即可。

水滸中之所以說「鳴鞭三次」,很可能是根據元史及元曲中的記載。

元代馬致遠在《陳摶高卧》中說過「早聽得凈鞭三下響」,而這是符合元朝禮儀的。對了,「凈鞭」一詞最早也是出自這裡。《元史》不但記載了鳴鞭的次數,比如出閣升輦,上朝下朝都要擊鞭三次,而且記載了這種鞭的形制。

鳴鞭,綠柄,鞭以梅紅絲為之,梢用黃茸而漬以蠟。——《元史》

這裡說到鳴鞭是綠色的柄,梅紅絲做成鞭身,鞭稍用黃色茸,並且會用臘浸泡。不過,鞭子到底有多長,還是沒說,應該不會太長,不然容易打到人。但從《光緒帝大婚圖》可以發現,鳴鞭是金黃色,而且有兩人長。

到明清時,皇帝出現上朝等要鳴鞭更是規範,不過很多相關影視劇都沒有,倒是《甄嬛傳》等清宮劇有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左遷」是貶官,「右遷」是陞官?古人為何尊右卑左?
晚清老照片:八國聯軍將士侮辱中國婦女,義和團拳民被斬首現場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