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都說華為996壓榨員工,但為何員工都不離不棄?

都說華為996壓榨員工,但為何員工都不離不棄?

前不久,中國互聯網產業剛剛經歷了一輪關於996工作模式的全民大爭論,還產生了馬雲先生的「996是一種福報」等衝擊人們認知的觀點。而事實上,華為可以說是國內996工作模式的開創者,在社會還在崇尚外企模式的時候,華為已經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以奮鬥者為榮的號召。

今天,關於華為的功與過、贊與貶的爭論有很多,其中對華為的貶大部分聚焦在:華為通過推行996工作模式,一方面硬性延長工作時間,壓榨員工剩餘價值,以此賺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面利用低成本優勢實現某種程度上的「傾銷」,硬生生拉低行業利潤空間,對競爭對手進行擠壓,行業內很多中小型的企業都「死於華為之手」。

這是事實嗎?從客觀表象情況來看,這毫無疑問是事實,華為的狼性文化聞名於世,何為狼性文化呢?其精粹無非就是:一是講究團隊合作,團隊成員嚴格執行、高效協作;二是對外部威脅(無論是獵物還是對手)毫不手軟,緊緊咬住,一招致命。要實現這兩點,就必須對其員工提出更高的、異於常人的要求,就像狼一樣,孤僻、執拗、清苦,不達目標絕不放手。今天華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兩點。

但是,有一個現象非常奇怪,華為的批評者往往是來自於華為外部的,而批評聲音中的直接「受害者」——華為員工,卻鮮有對996工作模式有所非議的。

比如,在近階段美國不惜動用國家機器對華為進行打壓的事件中,對華為持批評態度的人們原本設想美國的打壓會讓華為員工「樹倒猢猻散」,畢竟從當前局勢看來,華為前景不明,正處於艱難時刻,飽受壓榨的員工按理說應該一鬨而散,誰願意留在一條可能會沉的船上啊?!可是事實剛好恰恰相反,華為員工完全沒有跳船逃跑的跡象,相反,外部的壓力使得這18萬員工組成的集團更加團結、更加緊密。

事件發生後,華為員工紛紛在員工論壇上表達自己的「心聲」——

『公司困難,我可以不要獎金,哪怕不拿工資,也要堅持到底!這牛逼,可以吹一輩子。』

『好想辭職啊。公司這麼困難,感覺自己幫不上忙,壓力好大,怎麼覺得自己那麼笨那麼笨。好笨啊,真心不想拖大家後腿,真心在拖後腿啊,要不要離開啊?』

『這個特殊時期能在華為奮鬥是我的榮耀,第一次如此強烈感覺到我們奮鬥的價值和意義。』

『戰時狀態,請坂田園區內穿梭車延長工作時間。加班是常態,可以適當延長一個小時。辛苦司機師傅了。』

『很自豪親歷公司歷史上一重大事件,相信華為的偉大,與公司共進退。』

……

這種發自肺腑的、誠摯的員工心聲非常讓人感動,也非常讓人鼓舞,可以看出華為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團結、更具戰鬥力。正如任正非此前說的,「……華為處於最好的時刻」。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在外界看來飽受壓榨的華為員工在公司危難之時沒有選擇逃離,而是甘願放棄工資、放棄待遇與公司共渡時艱呢?

過去人們常說華為的996是建立在高薪酬、高福利的基礎上的,這是事實,華為員工的收入常常數倍於行業的其他企業的員工。按道理說,以利益為核心的關係是最不牢靠的。但此次事件中華為員工的表現非常「反常」,那在利益驅動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解釋華為的反常行為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一種捍衛企業尊嚴的榮譽感,一種為民族而戰的自豪感。馬斯洛需求原理中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上,人類還有一個最高層級的需求,就是「自我實現」。

而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每天蠅營狗苟的工作生活很難跟「自我實現」扯上關係,而此次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正好給華為員工創造了一個實現「自我實現」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得到,這是建立在華為經過十數年的努力,成為了唯一在產業鏈中卡到中高端位置的中國企業,是中國製造的形象代言,這才成就了18萬華為員工今天能夠「自我實現」的機會。就這一點而言,華為員工值得我們羨慕和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又見三大運營商含淚聯合拆基站,基站危害論何時休?
開放攜號轉網後,中國移動還能活下去嗎?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