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開始的七個背景詞,談到二戰經常會說,雖然熟,但未必都清楚

二戰開始的七個背景詞,談到二戰經常會說,雖然熟,但未必都清楚

這七個詞都與二戰起因相關。要是細說每個都能寫本書。很多人都掛在嘴邊,但真正能十分清楚含義的卻並不多。

法西斯

法西斯的原意是指中間插有斧頭的一種「束棒」。這種「束棒」原本是一種「刑具」,是由古羅馬時期執政官身後的侍衛扛著的。如果執政官要審判一個人有罪,侍從就會使用束棒來懲罰他。1922年的時候,義大利墨索里尼將自己領導的政黨命名為「法西斯」黨,最終演變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極端獨裁形式。

沙文主義

最早來自法國。法國有個士兵,名字叫沙文。他曾被拿破崙親自授予勳章,於是對拿破崙的侵略擴張戰略產生了瘋狂地崇拜。沙文主義被用來泛指藐視甚至欺凌弱小國家、民族的霸權主義。

綏靖政策

自己不是侵略者,但因為自身利益,而對他國入侵、欺凌別國的侵略行徑持縱容、妥協態度。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英法等國將這種由「制衡」術轉化而來的綏靖政策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試圖培養德國、日本等國家作為自己的「代理人」,其矛頭無非是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但沒想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為自己為世界「培養」了一個浩劫。

慕尼黑陰謀

二戰前的1938年9月,英國張伯倫、法國達拉第和德國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在慕尼黑簽訂了一個《慕尼黑協定》。當時沒有捷克的代表在,但協定的主要內容卻是將捷克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慕尼黑陰謀將綏靖政策推向高潮,英法棄卒保車,妄圖將戰爭的禍水引向東線。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人對英法綏靖的意圖洞若觀火,於是在1939年8月23日和納粹德國簽訂條約,雙方代表為莫洛托夫和里賓特洛甫。條約人為界定了蘇聯和德國在東歐的勢力分界,雙方都在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緩衝帶。

但如波蘭等國,則再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是二戰的開端,它並不僅僅是德國閃擊波蘭。而是德國、捷克和蘇聯聯手幹掉波蘭。不過在面對西線的德國軍隊,波蘭人屯兵百萬,最後以7萬人戰死、13萬餘人受傷,近70萬被俘的結局結束,而在東線,蘇聯人俘虜了二十餘萬波蘭人,但戰死的很少。

靜坐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人入侵波蘭,9月3日時,英法即對德宣戰。當時的西線戰場,英法陳兵百萬,但直到德國在1940年5月入侵法國前,西線的盟軍都只是觀眾,未放一槍。連德國人都奇怪,稱之為「靜坐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如何改變中東的局勢,到今天還解不開
末日奇蹟,納粹德國的五個秘密武器,都很超前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