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松打虎:《水滸傳》中為什麼把老虎叫做「大蟲」?

武松打虎:《水滸傳》中為什麼把老虎叫做「大蟲」?

四大名著《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景陽岡武松打虎」那一章中,武松在「三碗不過岡」客店中飲完酒起身要過岡,店小二勸道:「如今前面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

同樣,武松不聽店小二的阻止強行上岡後,在景陽岡上也看到了陽谷縣所貼出的告示:「為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傷害人命。」

說到這裡,問題來了,在《水滸傳》里,為什麼要把猛獸老虎叫做「大蟲」呢?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翻看古代辭書之祖——《爾雅》,清代著名學者郝懿行對《爾雅》研究頗深,他對《爾雅·釋蟲》一章註解說:「或行或飛,或毛或蠃[luǒ],或介或鱗,以蟲為象。」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蟲」是動物的總稱,有行走的蟲,有飛翔的蟲,有長毛的蟲,有不長毛的蟲,有長著甲殼的蟲,有長著鱗片的蟲,總而言之,一切動物都是蟲。

在《禮記·月令》一篇中,也有不少相關的記載,如:孟春之月,「其蟲鱗」;仲夏之月,「其蟲羽」;季夏之月,「其蟲倮」;孟秋之月,「其蟲毛」;仲冬之月,「其蟲介」等。

看到沒有,無論動物是個什麼樣子的,古代的人們總是把其稱之為「蟲」,一個「蟲」字,就包含了各種形態的動物。

漢代的禮學家戴德在其著作《大戴禮記·曾子天園》一篇中說的更清楚:「毛蟲毛而後生,羽蟲羽而後生,毛羽之蟲,陽氣之所生也。介蟲介而後生,鱗蟲鱗而後生,介鱗之蟲,陰氣之所生也。唯人為倮胸而後生也,陰陽之精也。」

《大戴禮記·曾子天園》中還有一段說的更精彩:「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倮蟲之精者曰聖人。」

後面這一段話的意思是:鱗、鳳、龜、龍「四靈」分別是毛、羽、介、鱗四種蟲類的精粹。在後面又加上了人,說人也是蟲,只不過是沒有毛的「裸蟲」而已,裸蟲的精英便是「聖人」。

通過以上這些古代的文獻,我們就可以知道,古人喜歡把動物以「蟲」來統稱,這樣一來,在《水滸傳》中,人們把老虎稱之為「大蟲」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水滸傳》中,當武松把打死的老虎扛到縣衙後,知縣看了武松這般模樣,「又見了這個老大錦毛大蟲」,我們可想而知,古代的人們為什麼要把老虎叫做「大蟲」?因為,這是一個多麼形象的稱呼,老虎個頭多大啊!

本文參考文獻:《水滸傳中的文化密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武松反對招安?其實,武松是《水滸傳》里第一個想招安的人
魯智深的「提轄」是個什麼官?正史的答案出人意料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