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還記得讀書的時候,本糕為了每天10000步的運動量,軋遍了校園裡的每一條大路小路獨木橋,每每腿酸腳酸的時候都會感嘆,這每天10000步的標準,到底是誰定的啊?

是每天10000步減肥效果最好?還是每天10000步最健康?阿糕不知道,阿糕就是每天看著微信里那些日走5萬步的小夥伴們想不通,累不累啊?

直到最近,發表在《JAMA·內科學》上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也不非得走到10000步,7500步就夠使了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哈佛醫學院的I-Min Lee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測量了16741名平均年齡72歲的女性每天的行走步數,統計了她們的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率。發現,每天7500步就足夠了!據估計,每天行走7500步,與每天行走2700步的人相比,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約60%有關[1]。

7500步之前,步數增加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有關,而超過7500步之後,全因死亡風險和步數之間就沒多大關係了。

並且,也不用太在意這7500步是慢悠悠地散步還是急匆匆地趕路,反正,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關係不大

每天只需7500!你還在等什麼!下樓走起來!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通訊作者I-Min Lee教授

(圖源:hsph.harvard.edu)

在微信好友圈掰頭每天走了多少步這回事,應該是從各種各樣的可穿戴運動計數設備問世開始的。計數設備連接手機app,用戶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每天的運動量,一時間大受歡迎,各種品牌的運動手環層出不窮,各類app也競相爭艷,大家不約而同,把每天10000步設置為默認的運動目標[2,3]。

但是,這個10000步的出處到底是在哪裡?I-Min Lee教授感到疑惑不解的同時,也翻遍了相關參考文獻,相關的科學研究沒找到,倒是發現「10000步」可能源於1956年日本某鐘錶公司出售的計步器「Manpo-kei」,這個東西直譯過來,就是「萬步計」[4,5]。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對此,I-Min Lee教授覺得,還是自己親自做個研究,尋找一下每日的最佳步數吧。於是,I-Min Lee教授拿起了熟悉的婦女健康研究(WHS)數據,探究每日步數、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參與研究的婦女連續7天佩戴運動計數設備,最終成功獲得的有效計數數據包括16741名女性,研究人員記錄了她們的體重、身高、煙酒、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情況,隨訪獲得受試者的死亡率。

研究人員按照行走步數將受試人群分為四組,每組步數中位數分別為2718,4363,5905和8442步/天,以最低步數組為對照計算全因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每日步數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平均4.3年的隨訪過程中,共有504名婦女死亡。調整混雜因素之後,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組(中位數為4363步/天)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46%,第三組(中位數為5905步/天)全因死亡風險下降53%,第四組(中位數為8442步/天)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6%。平均每多走10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8%有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全因死亡風險並不是隨著步數的增加而穩步上升的。二者的相關性只維持到7500步左右,當步數超過7500時,就失去了和全因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運動也不用太努力.jpg

關於行走強度的分析,研究人員可以說是把試驗設計的十分完整。「1分鐘強度」為一天中某一分鐘記錄的最高步數;「30分鐘強度」為30個最高步數的1分鐘的平均值,不要求是連續的1分鐘;「5分鐘強度」為每天連續5分鐘的最高平均步數[6]。

當然了,令人有些傷心的是,分析做得這麼完整,在調整混雜因素之後,竟然發現行走強度和全因死亡風險沒有關係。。。。

沒有關係。。。沒有就沒有吧,省得散步的時候還得惦記著快慢,是不?

7500步,這也真的就是個小目標,隨便走一走就達到了~奇點糕先走為敬~

編輯神叨叨

如果想及時獲取第一手科研資訊,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瞬息~而瞬息又推出了全新版塊——瞬間。瞬間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多:

比如全球新葯研發的動態;

比如最新學術研究的熱辣點評;

如一線臨床醫生的所做所思;

還比如,最近萬眾矚目的ASCO年會。

點擊瞬間圖片↓↓↓,足不出戶,遠程看ASCO精彩內容!

[1] I-Min Lee, Eric J. Shiroma, Masamitsu Kamada et al. Association of Step Volume and Intensity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J].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9.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9.0899

[2] https://blog.fitbit.com/the-magic-of-10000-steps/

[3] Torjesen I. Sixty seconds on... exercise[J].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nline), 2018, 362. DOI:10.1136/bmj.k3006

[4] Hatano Y. Prevalence and use of pedometer[J]. Res J Walking, 1997, 1: 45-54.

[5] Tudor-Locke C, Bassett D R. How many steps/day are enough?[J]. Sports medicine, 2004, 34(1): 1-8. DOI:10.2165/00007256-200434010-00001

[6] Tudor-Locke C, Han H, Aguiar E J, et al. How fast is fast enough? Walking cadence (steps/min) as a practical estimate of intensity in adults: a narrative review[J]. Br J Sports Med, 2018, 52(12): 776-788. DOI:10.1136/bjsports-2017-097628

頭圖來源:pixabay.com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JAMA子刊:健康不需一萬步!哈佛學者發現老阿姨每日7500步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60%有關,多走沒用 | 臨床大發現

本文作者丨王雪寧

《癌生物學》又回來了朋友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JNCI:男默女淚!215萬男性隨訪38年發現,輸精管結紮與前列腺癌風險增加15%有關丨科學大發現
ASCO重磅丨Entrectinib治療攜帶NTRK1/2/3、ROS1和ALK基因變異的兒科實體腫瘤,效果喜人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