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打不成交,紅軍東征一頓暴揍後,閻錫山都開始通共了

不打不成交,紅軍東征一頓暴揍後,閻錫山都開始通共了

閻錫山一向以「反共老手」著稱,早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其就帶領晉系集團投入了國民黨右派營壘,不遺餘力地進行「清黨分共」,並將太原監獄擴建為山西第一監獄,設立反省院,使用各種慘無人道的刑具,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

閻錫山在山西開展全方位反共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陝北蘇區與山西只有黃河一水之隔,閻錫山積極進行「軍事防共」,一面派兩個師的部隊西渡黃河協助「剿滅」紅軍;另一面在沿黃河各縣成立「防共保衛團」,並對學生及各機關人員進行軍事訓練。

同時,閻錫山還提出「政治防共」、「經濟防共」、「思想防共」、「民眾防共」等等。親自寫了「防共應先知共」、「共產主義的錯誤」等小冊子散發各地,編寫「防共歌」印發各地,胡說什麼「共產黨殺人如割草」,土地革命是「先甜後辣」等,肆意誣衊,欺騙群眾。

紅軍東征山西取得輝煌戰果

閻錫山由反共到聯共的轉變始於紅軍東征。1936年2月,紅軍主力分兩路東渡黃河,準備經過山西開赴河北前線直接對日作戰。2月20日夜,紅軍進入晉西地區。閻錫山急調晉綏軍主力7個師緊急構築防線,全力阻止紅軍東進,並電請蔣介石派兵增援。

經過兩個多月的較量,東征紅軍轉戰山西50餘縣,擊潰了晉綏軍3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殲敵1.7萬人,繳獲大批武器輜重。在軍事勝利之後,中共中央從抗日的大局出發,發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通電》,主動回師陝北,呼呼蔣閻停止內戰,互派代表磋商抗日的具體辦法。

蔣、日緊逼迫使閻錫山轉向

紅軍東征期間展現的強大戰力,促使閻錫山重新認識共產黨和紅軍。他曾迷惑不解地問親信趙戴文:「為什麼共軍的青年士兵都那樣勇敢作戰,毫不怕死,這裡邊有啥精神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分析,閻錫山覺得繼續與共產黨為敵是沒有出路的,勢必削弱自己的實力和地盤。

同時,紅軍東征期間,蔣介石以閻錫山向自己求援為借口,命陳誠率領中央軍7個師進駐山西,並秘密拉攏晉綏軍將領,分化瓦解閻錫山的力量。加上日軍在華北地區更加咄咄逼人,閻錫山不得不利用和藉助共產黨的威望和紅軍的力量,抵禦日蔣勢力,控制民眾運動,鞏固自身統治。

從此,堅決反共的閻錫山開始轉向,終日思索如何選擇一條準備抗日又不公開與日寇決裂;擁蔣又保持山西獨立;準備聯共又不公開合作的道路,也就是所謂「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的方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1912年孫中山蒞臨太原受到隆重歡迎,兩天七次盛會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