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心理學:我們的感情,很容易毀在說「反話」的表達方式里

心理學:我們的感情,很容易毀在說「反話」的表達方式里

我們最愛犯的錯就是口是心非,明明是那樣的想的,卻還是要說出相反的話。你今天又「口是心非」了嗎?

人之所以愛說與自己心意相反的話,無非是這幾個原因,要麼是想要刻意的掩飾什麼,用這種方式去說服別人。

所以這種人其實在說話的時候往往會有些心虛的表現,比如上句不接下句,還有些詞不達意。

還有的時候,是由於投射效應,對方明明想要這麼做,但是礙於某些面子的原因,他不會說自己願意,而是將這種想法投射到你身上。

說反話,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給人帶來太過於理想的結果,反倒是會容易引起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在感情之中,雙方說反話頻率最高的點往往是發生在彼此吵架的時候,或者是雙方情緒比較低沉的時候。

二人不能夠敞開心扉的正常去交談,而是採用這種方法試探對方,又或者是帶有某些攻擊性。

很顯然我們的感情更加容易毀在說「反話」手裡,可是人們非但不知不覺,還硬是要犯這種錯。

朋友小麗每次和老公吵架的時候,總愛說氣話,其實她很想妥協,可是情緒告訴她偏不能這麼做。

每一次說氣話的時候,她其實有目的性無非是想讓對方重視自己,或者是為了擁有存在感。

可是氣話有時候太過傷人了,一不留神成為了二人之間的矛盾。例如有一次小麗的老公因為喝酒回來的晚了,她明明特別擔心他,可是偏要說一句:「你怎麼才回來,不回來才好了。」

這話聽了的確很讓人不舒服,字裡行間多帶有些諷刺的意味在,因此很另對方反感,於是那天他剛回來又轉身離開了。

明明一件特別小的事情,偏偏就激化成為了一種矛盾。

雙方說「反話」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習慣性的諷刺語言,讓二人產生隔閡

在感情里,如果兩個人習慣性的說反話,時間一久就容易養成一種交流的習慣,顯然這個習慣並不是利於二人關係平衡協調的。

這種反話帶有指責性的意味,很容易讓二人產生隔閡和矛盾,時間越久,心理的防禦性就越強,這對於親密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平衡關係被打破,二人會產生壓抑

心口不一併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積極的心理效應,反而還會因為說了與自己思維相反的話,而覺得壓抑痛苦。她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宣洩方式,而此刻她的表達其實僅僅一種情緒的產物。

一方想要尋找交流的機會,而另一方卻沒有袒露心聲,那麼就意味著二人的交談是不平衡的。交流的環境不穩定,雙方便更沒有了話語可聊。

如何正確處理?

面對說反話的這種行為,我們自身首先要去認真審視自己的情緒,控制消極的情緒體驗,另外就是要懂得給自己心理暗示。提醒自己應該明白說話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而不是為了單純性的宣洩。

感情是一個長期磨合積累的過程,那麼交流一定是二人之間最好的媒介。可是人們偏偏忽略了這一點,而「說反話」恰恰是一些錯誤的表達方式中的一點。

正視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敢於大膽的說出口,同時也要積極的去考慮他人的感受,這會給你和別人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

參考資料:《心理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愛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婚姻里,你之所以感覺很累,是因為不夠自私
心理學:認清一個男人,用好一個方法就夠了

TAG:說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