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宗下葬時萬人送行,如今陵前卻成居民跳舞場,網友:墳頭蹦迪

宋太宗下葬時萬人送行,如今陵前卻成居民跳舞場,網友:墳頭蹦迪

眾所周知,古人極其重視身後事,常言「事死如事生」,因而人死後只要有條件,就會風光大葬,越是身份地位高的人,喪葬規格越高,所享陵寢越豪華,陪葬品也豐富。

在古代皇帝的陵寢自然是最豪華的,他們多於上位之初就開始修建陵墓,待百年之後入住時,還要風光厚葬,把半個國庫的好東西都陪到墓中給自己作伴。

然而正因為帝陵陪葬多,所以除了個別幸運兒,多數的帝陵都有過被盜的痕迹,墓室被掏空不說,皇帝遺體恐怕也難逃折辱,令人不免唏噓。

建國以來,國家對帝陵保護的力度越來越大,不管是已被挖掘的還是幸運得存的陵墓,都會得到妥善的安置與建設,既保護了珍貴的古迹,也給後世人直觀了解歷史的好機會。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朝代的皇陵卻被後人棄如敝履,國家不重視人們也不關心,最後只能荒于田野。

作為被荒廢的帝陵典型,北宋皇陵絕對是有委屈要說的。想當年北宋也是中國古代最為富庶的朝代,雖然備受金人欺辱,但兜里從來沒缺過錢,所以帝陵多修建的十分氣派。既然如此為何國家不重視呢?

以永熙陵為例,永熙陵里埋葬的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太好,一方面是因為後人懷疑趙匡胤的死與之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世是干過不少荒唐事。

趙光義統共在位二十一年,對北宋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至於功過如何,這裡不多贅述。因為是宋初皇帝,他死的時候也算國泰民安,所以葬禮極其隆重,光護送靈車的人就多於一萬人。至於陵墓自然也是佔地極廣,各種建築四散分布,松柏花卉環繞期間,要多氣派有多氣派。

不過可惜的是,永熙陵雖然豪華氣派,但防盜性能太差,千年之間各類盜墓賊輪番洗劫,把墓內值錢的東西全都搬走了,這讓後世的考古專家們頗為遺憾。另外,由於飽經戰火洗禮,永熙陵里的建築也多毀於一旦,只剩下殘垣碎瓦健在,有價值的東西太少了。

大抵因為研究價值不大,所以如今的永熙陵,包括其他的幾個北宋皇陵,基本處於閑置狀態,沒有被妥善保護和開發。周圍的居民把陵前的空地當成了廣場,樂此不疲地跳著廣場舞,被網友笑稱為「墳頭蹦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何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自此後與清廷死磕到底
德國如何突破地盤狹小限制,兩次與多國直面相抗?這三點是關鍵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