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進喜積勞成疾患胃癌,臨終時掏出一紙包,裡面的東西令人淚目

王進喜積勞成疾患胃癌,臨終時掏出一紙包,裡面的東西令人淚目

上個世紀是中國歷經風雨的一百年,前半個世紀兵荒馬亂,後半個世紀艱辛發展,一路走來著實不易。戰爭年代是軍人在保家衛國,他們是人民的英雄,而建設時期是工人們在無私奉獻,他們的功勛絲毫不比軍人差多少,一樣也是英雄。

要論傑出的工人代表,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絕對可以躋身其中。他出生於貧苦農家,前半輩子沒過過一天的好日子,沿街乞討,被軍閥壓榨,被工頭打罵,什麼樣的苦他都吃過。

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在這樣艱苦條件下成長起來的王進喜,鍛鍊出了勇敢堅毅的性格,他不怕吃苦,也甘於吃苦,如同那荒沙遼原上的一棵小白楊般,不屈不撓不認輸。

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迫於發展的需要,開始謀劃開採石油,王進喜便有幸成為了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在條件艱苦的地方鑽井探油。他秉持著一貫的作風,到哪兒都不閑著,自己的工作做完就幫別人干雜活,從不喊苦累。

作為第一批到東北開採石油的工人,王進喜深感使命深重,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中,克服種種困難加快採油進度。鑽機沒有吊車拉,他就帶人用土辦法裝卸,硬是靠人拉肩扛,把四十米高的井架提前豎好。鑽井沒有水,他又帶人到附近的水坑砸冰塊取水,一盆盆一桶桶,五十噸的水就是以這種方式運到礦井的。五天之後,薩爾圖第一口井被打出。

國人知道王進喜,自然是因為1960年的井噴事件,王進喜不顧自己的傷腳,義無反顧地跳進了水泥池裡,硬是用身體攪拌好水泥,遏制了井噴,那一幕讓不少人為之震撼。

為了給祖國打油井,王進喜沒日沒夜地幹活,多數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在礦井邊一待就是一天。他自比老黃牛,很樸實地表示要給黨和人民當一輩子的老黃牛,多幹活少享受。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吃了一輩子苦的王進喜,最後也因受累太多而患上了胃癌。可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忘自己的本職工作,哪怕抱病都不休息,最後實在堅持不了才住院治療。

以當時的醫療條件,癌症基本是不治之症,王進喜的病情惡化得很快,不少領導都曾前去看望他。臨終之前,王進喜從懷裡掏出了一個紙包,那是組織之前發給他的補助款,他一分沒動全部留了下來。王進喜把錢交給了領導,留下了令人心酸的囑託:這錢還是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吧。一句話讓所有人都不禁熱淚盈眶。

此後不過一個多月,王進喜便病逝了,享年僅47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為抗日將5子送游擊隊,最終丈夫孩子全犧牲
他被譽千古賢宦第一人,權傾朝野卻不亂朝綱,舊主駕崩他吐血而亡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