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這四種小癖好,揭示了一個人的性格!

心理學:這四種小癖好,揭示了一個人的性格!

哪怕藏得再深,總能在細枝末節中被察覺。

正如社會學家塞繆爾所言:

就像從很小的空穴能窺見陽光一樣,細小的事情能刻畫出人的性格。

你擅長做什麼事,可以看出你的能力;

你說過的那些話,可以暴露你的修養;

你都有哪些嗜好,可以揭示你的性格。

01

經常收拾房間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愛收拾嗎?

我有一個非常愛收拾的同事,每天下班前,不管她將辦公桌弄得多亂,總能迅速恢復原狀。

把文件、檔案都歸置好,把水杯洗乾淨放好,把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放進收納盒裡。

有時發現桌面髒了,她還會拿專門的布去擦乾淨。

我覺得沒必要,她卻說把辦公桌弄乾凈了,工作也會更爽利些。

的確,她的工作能力在公司里有目共睹,乾脆利落,有條有理,領導也喜歡把重要項目交給她。

從你對待辦公桌的態度,可以看出你的工作態度。

那些做事踏實的員工,他們辦公桌上的東西一般雜而不亂,看著就很舒服。

那些做事馬虎的員工,往往把自己的辦公桌弄得亂七八糟,讓人無力吐槽。

如果你連小小的一張辦公桌都料理不好,又如何料理好無處安放的人生。

心理學家曾經得出這樣的結論:

你所在的空間正是你內心的折射,或者說,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房間。

前段時間,袁姍姍因為「房間太亂」上了熱搜,無論是沙發上還是桌子上,密密麻麻都擺滿了東西,私生活邋遢得令人髮指。

前來做客的包文婧忍不住吐槽:「你家怎麼像批發市場?」

好友俞灝明也直接評價她「神經大條」。

從你對待房間的態度,可以看出你的生活態度。

愛收拾的人,他的性格上一定有著細緻周全的一面。

認真細緻地對待任何事情,懇懇勤勤完成本職工作,只有理順了手頭的事情,生活才能越過越順。

愛收拾房間的人,一定是個心思細膩、熱愛生活的人。

02

熱衷發朋友圈

每次刷朋友圈時,總能發現一些有趣又好玩的東西。

有人天天做美食,不管是烘焙還是甜食樣樣拿手。

有人極愛健身運動,每天打卡夜跑,從不落空。

有人不管做什麼都分享到朋友圈,跟大家分享快樂。

熱衷發朋友圈的人,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也樂於跟別人分享。

記得有位心理學家是這麼說的:

在安全和善意範圍內的人際交往,內容越豐富,就越容易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那些人際關係好的人,往往更善於展現自己,從而取得他人的好感與信任。

於別人而言,我發朋友圈就相當於向他人遞出了自己的名片,善意地展現自身好的一面。

於自己而言,我的生活足夠精彩,當然可以拿出來分享。

在這個社交性社會中,如何實現對自我的認同,如何得到他人的認同,是一種學問。

之前,蔡康永曾在一個訪談中說,現在的朋友圈烏煙瘴氣,每個人都把自己變成了櫥窗,壓抑了自己。

「所以,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對於這樣的說辭,我萬萬不敢同意。

為什麼非要說朋友圈是個「舞台」呢?

只有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在如此私人的平台里經營自己的人設,孤芳自賞唱獨角戲。

為什麼要覺得朋友圈的內容很虛偽呢?

言為心聲。不管是說的,還是做的,只要經由我們表達出來,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就是真實的。

熱衷發朋友圈的人,他對於生活總是有滿滿的熱情與活力。

03

一個人去逛街

網上曾經盛傳一份孤獨等級排行榜: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如果一一對照的話,你可能會發現,現代人早已生活在孤獨星球中。

但我卻覺得,此孤獨非彼孤獨。有些孤獨是憂傷的,有些孤獨卻是迷人的。

一個人的孤獨,未必是件壞事。

公司最近發展勢頭好,在外地成立了分公司。老闆想派一個得力主管去管理,卻遭到拒絕:

「我一個人過去,不行吧,那樣太孤獨了。」

面對拒絕,老闆不為所動,反而提點他:

「年輕人,孤獨不是什麼壞事。」

「世界會變,人會走,你終究要學會和自己一起走完這輩子。」

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抵抗孤獨。

就像褚時健,哪怕命途多舛,數次起伏,他依然能把他的煙草和褚橙做好做大。

是因為在獄中經歷了生命中最孤獨的時候,他反而利用孤獨去反省人生,去思考怎麼種橙子,怎麼發展事業。

所以出獄後的他才能一步步擊退失敗的陰影,從頭開始,勝者為王。

《瓦爾登湖》里有一個很深刻的句子:

有時候沒入人海,會比一個人更孤獨。

一個人活著,不是為了害怕孤獨,而是要活出出路。

孤獨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享受孤獨的人,他對於未來更加堅定,更有目標感。

04

每天堅持閱讀

董卿就是一個極愛讀書的人。

哪怕工作再忙,她每天都要抽出一個小時來讀書。

如果幾天不讀書,感覺就好像幾天沒洗澡那麼糟糕。

在《朗讀者》中,董卿每每能出口成章,對於經典的點評也恰到好處,讓人深深感受到讀書的愉悅。

她曾經說過:「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能夠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愛讀書的人,他的內心更加堅定,他的氣質更加從容。

就拿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來說,他只是個小小的外賣快遞員,但他擁有極為寬敞豐厚的世界。

那是因為,他極其熱愛讀詩。

他可以不休息,只為多背幾首詩歌;

他可以忙中取樂,因為詩歌就是他的快樂源泉。

所以哪怕生活再艱難,他都能在詩書世界中活得從容,活得自信。

讀書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性格,這是真的。

培根說過: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

讀的書多,人就會多一些顧慮和思考。

不讀書的人,不懂道理和規矩,做事就有諸多牽絆。

讀書還能改變一個人的未來,這也是真的。

一個人想經商,不讀100本商人自傳,怎麼可以了解商人的思維狀態呢?

一個人想創作,不讀100本文學經典,怎麼積累豐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呢?

一個人要教書,不讀100本教育札記,怎麼了解一個老師的心路歷程?

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先積累什麼樣的文化。

我們擁有什麼樣的文化,就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這也就是所說的讀書能改變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推理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測試:你第一眼看到什麼形象?測出在親密關係中你需要剋制什麼
男人一邊「愛」你,一邊愛著別人,才會有這四個表現,女人要看清!

TAG:推理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