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 哪朝最難考哪朝狀元最多 哪朝狀元含金量最大

古代考狀元有多難 哪朝最難考哪朝狀元最多 哪朝狀元含金量最大

(說歷史的女人——第797期)數日之後,就該高考了,廣大學子們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臨陣磨刀,不利也刁。抓住最後幾天,拼一下,弄個奇蹟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若理智地思考一下,十年寒窗的積澱,也不是這幾天就能改變的,所以大家還是悠著點,勞逸結合,休息好最關鍵。其實想開了,上大學也不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途徑;某種意義上,你能拼到這一刻,已經是個勝利者了。今天大多數學子能夠參加高考,能夠去競爭一下省狀元之類的,已經很幸運了。如果放在古代,全國那麼多學子,最終能進京參加狀元考試的才有幾人?這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

今天的話題是聊聊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咱們閑言少敘,直奔主題。所謂科舉考試的核心問題就是考狀元的問題,在古代,考狀元有多難?一個學子最終考上狀元要過幾道關?哪個朝代的狀元最多?哪個朝代的狀元最難考?哪朝的狀元含金量最大?如果讓你穿越到古代,你想回到哪個朝代參加科考?本期分解。

一、科舉制度的起源:跟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有關

科舉製做為一種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並非從一開始就有的。在上古時期和中古前期,是沒有這項制度的,那時國家選拔人才主要靠世襲制度和舉薦制。比如秦朝以前,採用的是「世卿世祿」制度,後來又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對天下的管理是由天子、諸侯、卿、士等來完成,做官依照的是世襲制;到了漢朝,開始少量出現提拔民間人才為朝廷服務,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當官,比如大家熟知的「舉孝廉」,就是由郡一級推舉的人才,如果是州一級推舉的則稱為秀才。

到三國魏文帝(曹丕)時,人才舉薦制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著名政治家陳群創立了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兩晉、六朝時都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對察舉制的改良,但此制仍有很大局限性,因為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經常嚴重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所以官員大多仍然是從各地權貴的子弟中選拔,士族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而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得到重用。

但隨著後來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在這樣的背景下,科舉制逐漸萌生。

說起科舉制的產生和起源,還跟一個不識字的大老粗有關。因為科舉制本質上是一種考試製度,而考試製度怎麼來的呢?這裡就要提到一個人。此人叫石勒,他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此人本身是個文盲,大老粗一個,但他卻很重視教育,他正式確立了小學教育制度,並且發明了考試製度。據《晉書》記載,石勒「命郡國立學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顯升台府。於是擢拜太學生五人為佐著作郎,錄述時事」。

就是說,石勒在每個郡都設立學官,負責當地的教育工作;並設立地方學校,每郡招收一百五十人,作為國家的後備人才來培養,這些人要經過三次考試才能畢業。後來隋朝的科舉制度,正是在石勒的考試製度的基礎上建立的。

二、科舉制的正式建立和發展:隋唐時期

隋文帝(楊堅)是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即位以後,就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與明經科的考試。

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楊廣開始增設進士科(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奠定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不過隋煬帝優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品質而不是文才。至607年,考試科目已經有了十科。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產生。

不過在隋朝,科舉制仍然很不成熟。甚至在隋朝沒有誕生狀元。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朝出現的,是貝州武城(今河北南宮)人孫伏伽。科舉制的真正發展和完善是在唐朝。其中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等五十多種。其中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而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後進士科更加被重視,唐朝許多宰相都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的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考試合格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比如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一職。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職。如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只得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之後才踏進官場。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試外,還有臨時不定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叫制科。這時的科舉仍然留有一定的察舉制影子。考官在評卷時,考生的名聲往往是考慮因素之一。這也不可避免造成不公平,出現士子與考官之間的利益瓜葛。到了唐代後期,出身寒門由科舉入仕者漸多,與貴族豪門入仕者形成兩大官僚派系集團,互相傾軋,形成了後來的「牛李黨爭」的局面。

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即位後,大大擴充了學校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等。

載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則天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科舉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長期制度。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即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武舉的第一名被稱為武狀元,比如郭子儀就是武狀元。

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

唐朝由於每年都有常科考試,還有不定期的制科考試,所以狀元當然就比較多了,唐朝留下姓名的狀元多達141位,是歷朝中最多的。

三、科舉制的重大改革:兩宋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科舉考試更受重視。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宋朝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

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於開寶六年(973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旨,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兩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先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省試;在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為防止科考作弊,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製度。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宋太宗時開始實行。但是,糊名之後,還不保險,因為人的字跡還可以辨認,所以後來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這樣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盡量避免了主考官的徇私舞弊。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變。期初宋代多是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變,取消詩賦、帖經等,專以經義、論、策取士。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而且讓考生有了更多發揮的餘地。

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都是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閱卷。而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並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可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宋朝進士科考因三年才一次,所以中狀元的並不多,連歐陽修和蘇東坡這樣的大才子都沒有考中狀元。不過南、北宋有300多年,共開科118次,也取進士多達二萬人以上。

四、科舉制的鼎盛時期:明朝和清朝中前期

元朝是中國第一次由非漢人建立的主幹王朝,此朝科舉制曾一度呈現衰落之勢。元代的科舉制形式上基本沿襲宋代,科舉分為地方的鄉試,和在京師進行的會試及殿試。但因為元人對漢人的歧視,把全國人分成各種等級,也帶來了科舉考試的不公平。元代科舉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時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鄉試、會試的錄取人數也按種族分配,很不公平。

元朝的近百年間,共舉辦科舉考試十六次,取進士1139人,國子學錄取284人,總計1423人。但元朝科舉所選人材通常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元朝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元朝滅亡後,明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對科舉高度重視,超過了以往歷代。不過明朝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要求比較嚴,不是誰都能參加的。參加科舉資格的有兩種人,一是生員,一是監生。這兩種資格的人都是學校(或者學院)培養的。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

明朝的學校大約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國學,比如國子監,也稱國子學,它本是中國古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有時也稱「太學」。第二類是地方上的學校,一般是由地方上的府,州,縣開辦。如果沒有參加這兩種性質的學校考試,是無法進入仕途的。

所謂生員是指經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校者,俗稱秀才;而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

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參加童試的人叫童生。童試也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者才稱生員,即秀才。考上秀才之後再分別分往府、州、縣學校學習。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但還不能說是得到了功名。取得功名要進行下一步,即鄉試。而取得鄉試資格的有兩種,一是監生,二是科舉生員。一方面,由各府、州、縣學校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稱科舉生員。而科舉生員和監生方有參加下一步即鄉試的資格。

下一步才開始正式進入科舉考上,求取功名了。明朝和清朝的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第一步是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鄉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即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比如唐伯虎就考取了第一名解元,而《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就考上了第七名亞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

第二步是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稱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第三步是殿試。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殿試錄取分三甲。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至此,你就完成任務了。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

明清的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在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和字數都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主要來源於朱熹註解)演變而成。

明清兩代學子考狀元簡直太難了,需要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哪一步出了問題,就與狀元無緣了。所以即便如唐伯虎那樣具有絕世之才的人,也只是考了個解元,即第一名舉人而已,沒有中狀元的命。

五、科舉制的衰落和廢除:清朝後期

19世紀80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漸趨衰落。1888年,清政府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又加設經濟特科;同時,清政府應康有為等人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等奏請朝廷取消科舉,以便推廣新式學堂。1906年開始,全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也跟著停止,從此,在我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正式廢除。

六、歷史上各朝的狀元統計,哪朝狀元含金量最高?

中國自隋朝開創科舉制以來,前後1300多年曆代王朝共選拔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進士。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第一個狀元出現開始,歷朝歷代有姓有名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國16人,兩宋118人,遼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科舉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三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很顯然,最強盛的唐朝狀元是最多的,這也可以看出唐朝是最重視人才的。其次是宋朝。唐宋往往並稱是有一定道理的。

排第三的是清朝,但不能證明清朝就比明朝更強大,事實上清朝的文字獄很嚴重,只能說是清朝的狀元含金量不夠高,因為八股取士在清朝走到了極端,八股文也到了徹底腐朽的地步了。至於元朝,狀元雖然不算少,但往往不被重用,特別是漢人,所以此朝考狀元的意義不是很大。那麼哪個朝代的狀元最難考呢?筆者以為是明朝,首先明朝300多年才89個狀元,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出來,還有就是明朝開始考狀元的門檻越來越高,你不上州、府、縣的正規學校,你是不能獲得科考的資格的。

明朝考狀元最難,過關最多,但是不是明朝狀元的含金量就最大呢?未必。筆者以為宋朝狀元含金量應該最高。首先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特別看重讀書人,所以讀書人就多,競爭就最激烈,但宋的狀元數卻遠遠不及唐朝,像大名鼎鼎的蘇軾、歐陽修等唐宋八大家中的6位居然沒有一個考中,就能說明問題。而唐代的名人中狀元的起碼還有王維、房玄齡、柳公權等。而明朝儘管科考門檻高,考上狀元的又不夠多,這同明朝的政治制度有關,明朝對文化管控太嚴格,許多知名文人並不熱衷於科舉;並且明朝對於科考管理太嚴酷,是不少有大才的人對狀元望而生畏,弄不好會卷進什麼科考案里什麼的,比如唐伯虎就是一例,這樣會嚇跑一部分人來競爭科考。

最後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能穿越到古代,你最想回到那個朝代參加科舉呢?當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過小編以為,還是回到宋朝比較好,最好還是北宋,那時的文人在歷史上是最有地位的,儘管中狀元的幾率較小,但是中進士的幾率還是不小的;況且,若一不小心碰到了會做東坡肉的老蘇,跟這位老頑童似的老兄痛飲一杯,豈不妙哉?不知各位看客還有何高論?

最後祝各位欲參加高考的學子們發揮出色,考出好成績!(文/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宋史》《明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電影中有8個老婆的唐伯虎,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
唐初名將中最講兄弟義氣的兩人 卻排凌煙閣倒數前二 是巧合嗎?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