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Google宣布冷核聚變的神話破滅,冷核融合或許真是一場夢!

Google宣布冷核聚變的神話破滅,冷核融合或許真是一場夢!

看過漫威電影的人,應該對鋼鐵俠胸前的方舟反應爐(Arc reactor)印象深刻;根據劇情設定,方舟反應爐採用的是冷核聚變技術,第一代方舟反應爐以鈀為材料,輸出功率可達30億瓦特。

那麼像方舟反應爐這樣的冷核聚變反應堆,在現實中能實現嗎?

核反應主要有兩種方式,核聚變與核裂變;核裂變可以在常溫下進行,一般會釋放大量輻射,而且質能轉化率低,材料稀缺;核聚變以氫、氦的同位素為原材料,但是需要極高的溫度(上億度)和壓力才能進行。

如果能把核聚變的反應條件,降低至接近常溫常壓下進行,那麼將意味著人類徹底解決了能源問題,這樣的技術稱作冷核聚變。

在1989年2月23日,美國猶他大學的龐斯和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弗萊西曼,宣稱在實驗室里實現了冷核聚變,一時引起科學界的轟動,稱為「弗萊西曼-龐斯實驗」。

根據兩人的描述,他們利用金屬鈀作為陽極和陰極,電解槽中放置重水,通上電流之後,氘原子核從重水流入鈀晶格,並發生核聚變釋放熱能,實驗檢測出微量的中子和超重氫(氚)。

弗萊西曼和龐斯的實驗,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興趣,接下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頂尖實驗室,有進行超過一千次實驗,來試圖重現他們的發現,但是均以失敗而告終,最後弗萊西曼-龐斯實驗被貼上「騙子」的標籤,弗萊西曼-龐斯實驗也成為科學界的反面教材之一。

但是科學家們從未放棄對冷核聚變的研究,在2015年,Google打算搏一把,在全球招募了大約30名科學家,並提供100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試圖重現弗萊西曼-龐斯的實驗,科學家們前後發表了十多篇論文。

近日,Google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了研究成果,被判定為「冷核融合的證據不足」。

在人類傳統能源即將消耗殆盡之際,可控核聚變技術似乎就成了「希望」的代名詞;在2018年,我國的核聚變研究裝置「人造太陽」,實現了中心電子溫度一億度,熱功率超過10兆瓦的重大突破,在未來,可控核聚變必定會成為人類的主要能源。

然而冷核聚變技術,就如一場神話,從理論上看,輕元素要實現融合,就必須克服不同原子核之間的庫倫勢壘,辦法就是增加原子核的動能,也就是提高溫度,哪怕算上量子隧穿效應,要讓原子核實現融合,所需的溫度都是極高的,冷核聚變在理論上根本行不通。

在廣袤的宇宙中,有很多場合可以實現劇烈的核聚變,但是所需條件是非常高的,比如:

(1)恆星內部,主要進行著氫元素向鐵元素的聚變,溫度在1000萬度以上,壓力更是高達數百億個大氣壓。

(2)超新星爆發,可以生成大量的超重元素,反應溫度更是在100億度左右。

雖然不排除未來另闢蹊徑,出現新的理論和技術來實現冷核聚變,但是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冷核聚變太過於神話了;不過可控的熱核聚變技術,在未來100年內,人類是有可能實現商用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伯史密斯 的精彩文章:

有哪些動物你認為還在,實際已經滅絕了的?

TAG:艾伯史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