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朴樹: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活得乾淨如樹

朴樹: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活得乾淨如樹

領取你的專屬佛卡

文 | 禪叔

2017年,一向拒絕商演拒絕上節目的朴樹,破天荒地上了一檔綜藝。

節目上,主持人問他:「你不是從不參加綜藝節目嗎?為什麼今天來了?」

朴樹非常耿直地回答說:「我最近真的需要錢……」

朴樹這種級別的歌手缺錢,乍一聽,簡直是匪夷所思,憑他的名氣他的熱度,缺錢?那怎麼可能?

朴樹到底是誰?

朴樹是曾經紅透天的音樂人、歌手,他的音樂在大街小巷裡流淌,人人耳熟能詳。從高級的商場、會所,到街邊隨意支起的小攤,他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被粉絲們認出來。

在華語樂壇不是那麼景氣的那些年,如果一個歌手的專輯能賣出10萬張,都是一項值得吹捧的成績,但朴樹在最巔峰的時候,他的專輯創出了50餘萬的不可思議的銷量。

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也是個完美主義者,為了保護好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在最巔峰的時候隱退,這一退,就退了整整十年。

十年後,他再度發聲,他的音樂,依舊令人痴狂。

但他是真的沒錢。

這些年來,朴樹的生活,一直都跟他的名字一樣,極其樸素。作為一個成名十幾年且人氣始終居高不下的歌手,他竟然沒有自己的房產,他現在住在北京郊區的一個租來的房子里,不久前還在為交不上房租而發愁。

他的手機,是一台老式的諾基亞,非智能機。有記者問他,如果沒有智能機,就不能用微信等通訊軟體,不用微信,平時朋友們怎麼方便找他?朴樹說,可以發郵件……

記者問他,你平時花銷夠用嗎?朴樹說,他可以一周不出門,就在家待著,根本花不到錢,如果出門,就騎著自己的小電動車,很悠閑很自得。

談到音樂,他的眼中閃著光芒:「雖然我不愛出門,但我覺得我比誰都開放,我的音樂是開放的,比那些每天跟人聊天的人還要開放。」

說這些話的時候,年逾40的朴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少年,意氣風發。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純真過,但身處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堅守住本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意味著放棄很多東西。

但朴樹做到了,就像一句留言說的,時至今日,朴樹身上仍然還有這那自然得像植物、天真得像動物的部分,令人羨慕。

華語樂壇這個圈子裡,從來不缺有才華的人,但這麼多年來,這個圈子裡,總有一個位置,是屬於朴樹的。

朴樹的本名叫濮樹,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

生在這樣家庭里的孩子,似乎註定都該是天之驕子。然而朴樹小升初考試那年,卻僅僅因為0.5分的差別,與理想中的北大附中插肩而過。

這區區半分,就像是註定的宿命一樣,讓朴樹抑鬱了很久,也讓他的性格變得沉悶。

朴樹有個哥哥叫濮石,當年,朴樹的父母給濮石買過一把吉他,後來濮石去讀大學,把吉他放在了家裡,後來,這把吉他就成了朴樹的愛物。

從學彈吉他的那個時候開始,朴樹就愛上了音樂。

初中畢業之後,朴樹不想繼續考大學,而是希望父母能讓自己去做一個專職的音樂人。可想而知,聽到兒子這個想法,朴樹的父母氣壞了:「北大教授的兒子不上大學?」

為了不使父母失望,朴樹只能放下音樂,繼續攻讀學業,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首都師範大學。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朴樹對父母說:「我這是為了你們才考的,如今考完了,我不想去讀。」

這句話又把父母氣壞了,身為高知家庭的孩子,怎麼能不好好完成學業?父母想盡了辦法,軟硬兼施,終於讓朴樹去讀了大學。

但對朴樹來說,大學的時光漫長而無聊,除了上課,他大多數時間都在宿舍里,抱著那把吉他來消磨。

大學讀了兩年,朴樹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於是他非常果斷、非常叛逆地地申請了退學。

逃脫了學校的桎梏,朴樹自由得像個孩子,每天跑到家附近的小河邊上彈吉他唱歌,不知疲倦地從太陽下山一直唱到深夜。

音樂里的他是最真實的,雖然落日餘暉下他的身影看起來那麼孤獨,但那就是他選擇的路。

退學以後,朴樹過了兩年優哉游哉彈琴唱歌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母親問他說:「你是不是考慮去飯店端盤子養活自己?」

彼時,朴樹才意識到,自己成年了,該賺錢、該獨立了。

他的朋友們大多知道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就勸他寫幾首歌去賣錢,在這樣的因緣下,一位朋友將高曉松介紹給了他。

高曉松第一次聽朴樹唱歌,就覺得他確實是個有天賦有才華的人。於是,將他介紹給剛從美國回來的音樂製作人宋柯。

他們會面時,高曉松也在場,後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高曉松這樣說:

「我和宋柯認識多年,從沒見他哭過,當時朴樹抱著吉他唱《那些花兒》的時候,宋柯哭得一塌糊塗。

幾天後,朴樹又唱了一首《白樺林》,宋柯哭得像鬼。」

聽過朴樹唱歌,宋柯當即決定簽下這個年輕人,他與高曉松合夥,成立了麥田唱片公司,朴樹是第一位簽約歌手。

1999年,麥田唱片公司發行朴樹的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在當時那個並不景氣的唱片市場上,這張專輯爆賣了50多萬張。

那一年,朴樹火了。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網吧的擴音器里、KTV的包間里、校園的宿舍里,到處都是朴樹的歌聲,人們哼唱著他音樂中緩緩流淌的悲傷。

高曉松評價說:「朴樹的創作靠的不是底蘊,而是燃燒自己。」

確實如此。朴樹的每一首歌,都是來自靈魂的吶喊和燃燒,將最飽滿的、最豐沛的自我表現在音樂里。

從那以後,朴樹這個名字如日中天,名利、財富風風火火地席捲而來,他想要的一切都能百倍千倍地實現。

對很多人而言,這種成就會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但朴樹是個另類,名利財富在他看來,雖然能夠滋養他的生活,但也成為捆綁他的枷鎖,讓他無法脫身。

和那些喜歡聚光燈,喜歡被萬人敬仰和矚目的人相比,朴樹註定不屬於物慾橫流的娛樂圈。

他的內心,單純得像個孩子,他的世界就像一眼清泉,容不得一絲的雜質。

2000年,如日中天的朴樹受邀參加春晚,本來他很高興在全國人民面前演繹自己最美的音樂,但直到綵排的那天晚上,他才知道,節目要求他用假音唱歌。

對很多歌手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朴樹無法接受,他覺得太虛偽了,於是丟下一句:「我做不到,我不上了」,就跑了。

後來,節目負責人給他打電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罵:「你丫的知道尊重不?公司所有人都在為這事付出,你臨時撂挑子,你不去,公司上上下下的路都被你堵死了。」

打完電話,朴樹痛哭了一場,然後擦乾眼淚,回到了春晚舞台。

自己可以不喜歡,但不能拖累那麼多人。

春晚當晚,朴樹的父母也在電視機前看兒子唱歌,舞台上的朴樹一臉的冰冷凝重,朴樹的父親濮教授疑惑地問:「他這是怎麼了?誰得罪他了?怎麼一副別人欠他錢的樣子?」

可能除了朴樹,誰都無法理解他的完美世界。

上了春晚,朴樹火得一塌糊塗,各種商演紛至沓來,當時的出場費僅次於內地一哥孫楠。

大把大把的錢爭搶著往朴樹的口袋裡鑽,換成別人早就笑開花了,但他高興不起來,娛樂圈裡的種種做法和規則令他憂愁焦慮,他不願放下自己的完美主義的原則去迎合它們。

那段時間,朴樹最經常做的,就是開車跑到秦皇島,坐在呼嘯的大海邊,一根接一根地抽煙,以此來排解焦慮。

雖然他如日中天,但他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5

2000年之後,朴樹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他一個人待著,生存在自己的世界裡,恢復元氣。

他修整了3年,2003年,才又發布了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

這張專輯一問世,再次火的一塌糊塗,橫掃國內外各大音樂獎項,歌手朴樹的身價,也躍升至國內前三。

講真,那個時候的朴樹想要成為天王,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想要成為億萬富豪,也沒有什麼難度。

但沒想到他依然那麼格格不入,他拒絕商演,拒絕宣傳,拒絕包裝,拒絕廣告。

他的經紀人鄧小建想接兩場演出給他賺錢,於是打電話問朴樹:「某某下周六想約你演出,你覺得行嗎?」

朴樹:「不行,因為我下周六可能要生病。」

鄧小建:「???我靠,這你都能預料到?」

鄧小建這樣評價朴樹:「朴樹跟我見過的所有歌手都不一樣,不,他和我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他純真的就不像是這個世界上的人。」

他似乎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有人問他借錢,他來者不拒,即使對方捐錢逃走,他也不想追究,做了善事,默默無聞,拒絕報道,拒絕公開,不讓任何人知道。

這個人,真的就跟他的名字一樣,簡單純粹,像森林裡站得筆直的一棵樹。

從《生如夏花》之後,朴樹更加拒絕創作新作品。

製作人張亞東求他:「你再發一張專輯吧!」

朴樹問:「為什麼要發?」

張亞東:「因為可以賺錢啊!」

朴樹:「為什麼要賺錢?」

張亞東:「……」

身處喧雜的娛樂圈,朴樹常常感覺找不到自己,於是他拒絕創作,他寧願沉寂。他把吉他束之高閣,看到它,就心痛。

整整十年,那是一個歌手可以創作無數作品和財富的寶貴時間,朴樹選擇沉寂。

2009年,他聽從妻子的建議把北京市區的房子賣掉,搬到順義去租了一幢別墅,從此每天的生活就是遛狗散步,如同一個隨性自在的退休老大爺。

朋友擔心他的狀態,他說,蛇在蛻皮的時候,都是躲在沒人看到的地方,躲在一個連光線都沒有的地方。

他想做的事,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

2014年,蟄伏10年的朴樹再次回歸,那一年,朴樹為韓寒的電影創作了《平凡之路》。

電影還未上映,歌曲在微博上僅用了 7 個小時,便打破了汪峰2013年創下的百萬試聽記錄。

即使沉寂了10年之久,他的回歸還是令無數歌迷熱淚盈眶,他們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眼角含淚,跟著朴樹一起唱: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十年的淬鍊,讓朴樹、也讓太多人明白,純凈和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2017年在《魯豫有約》上,魯豫問朴樹這些年的心路歷程,問他這一路上為何放棄這麼多名利,朴樹直言不諱地說:

「代價就是這裡,你很清楚你要付出什麼東西,你要放棄什麼東西。」

所以這兩年,關於「朴樹又沒錢了」這個話題,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朴樹不是沒有賺錢的能力,只是他更看重的是做音樂的底線。

在這個社會上,能活成朴樹這樣的,太少太少了。

年少時,我們都渴望成為朴樹那樣的人,乾淨、單純、不世故,可後來發現,人生要經歷的事太多,無論哪一件都會讓我們卷進世故的旋渦。

唯有在朴樹的歌聲里,我們才能回憶起曾經活在心裡的、純凈高冷的少年或少女。

雖然世事紛雜,但還是希望,往後餘生中,在歷經滄桑之後,我們還可以像朴樹一樣,永遠記得當初那個最純粹、最乾淨的自己。

不論走得多遠,永遠都別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叔論禪 的精彩文章:

六祖慧能:他本是一介樵夫,出家後成為禪宗祖師,死後肉體千年不腐
弘一法師:學佛者當常懷大悲心

TAG:禪叔論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