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中尼邊境上的民族,漂泊2百多年,加入中國13年後生活得到改變

中尼邊境上的民族,漂泊2百多年,加入中國13年後生活得到改變

達曼村是一座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界的一座小村莊。達曼在藏語里的意思是騎兵的後裔,說明在歷史上他們曾經作為聞風喪膽的騎兵在尼泊爾頗負盛名,但是戰爭的失敗令他們成為了流浪者,達曼的後輩就一直在中尼邊境徘徊了200多年,自己建造起達曼村,最後在2003年達曼村併入了中國,因此也提升了達曼村的生活條件。

達曼人更像是東方的吉普賽人,能征善戰的血液在他們身體里流動造就了吃苦耐勞的品質,但註定的流浪也讓這個民族吃盡了苦頭。在中尼邊界多險山惡水的環境下,達曼村有些孤獨無助。

他們的生活很難自給自足,跟吉普賽人一樣,他們也對打鐵情有獨鍾,依靠流浪,替附近的村莊做做鐵鍋,補補鐵維持生計,但這也不夠,還要乾乾農活艱辛地換取一些口糧,但在當時的社會,手藝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再加上沒有土地的牽絆,沒有一個自己真正的家,於是,受人冷眼過日子是達曼人最值得人同情的地方。

達曼人一直就過著這樣顛沛流離的生活,直到中國政府願意接納著被苦難命運牽著的人民。在2003年,達曼人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這個東方吉普賽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屬於自己的身份,不必再被歷史遺留的問題所困擾。

首先在中國的幫助下,為流浪的達曼人建立一個達曼村莊。對於達曼來說要先有一個穩定的住處才能展望未來。中國政府對於達曼人在中國展開新生活做了諸多的準備。

由於達曼村位於西藏較為偏遠的位置,所以交通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鐵路和公路的陸續完善為達曼族走出大山鋪好路。但達曼族要融入到中國式的生活里,他們的新一代就要從接受現代化教育開始,只有幼苗受到了新式教育的熏陶,達曼族的未來才有更長遠的發展道路。

中國也在達曼族的生活上進行多方面的扶植,包括為他們建立合作社,提供打鐵的專業技術的培訓,還給予生活上的補貼,慢慢的讓達曼族人有自己的生活技能,能夠依靠農業和手工業維持自己的生活,然後到了生活穩定的階段,就要開始讓世界重新認識達曼族,發展旅遊業,藉助天然的地理優勢和民族文化,必然能走向陽光明媚的未來。

加入中國15年後,如今的達曼族的生活早已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國家和各界人士的幫助下,村民有了嶄新安全的宅子,孩子的穿著也十分乾淨得體,落後的面貌一去不復回,他們已經是真正地中國人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書 的精彩文章:

缺水的非洲國家:國民被限制用水,希望遊客在90秒內洗完澡
美洲最古老的城市,擁有79座教堂,居民一天一座教堂不重樣

TAG:旅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