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平定黃巾之亂後,皇甫嵩為何碌碌無為?他心中或沒有大義!

平定黃巾之亂後,皇甫嵩為何碌碌無為?他心中或沒有大義!

皇甫嵩是東漢末年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但是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似乎在黃巾之亂被平定後,皇甫嵩也就沒什麼消息了,不過他可以是在董卓之後死的,董卓被誅殺後,就是皇甫嵩滅了董卓的宗族,可是在董卓亂權之時,為何他沒有出來制止這場最終令漢室走向滅亡的動亂,表現的碌碌無為呢?

可以說皇甫嵩是漢軍中面對黃巾軍最能打的,「嵩、俊乘勝進討汝南、陳國黃巾,追波才於陽翟,擊彭脫於西華,並破之。余賊降散,三郡悉平。」後來和張梁精銳的黃巾軍交戰,「大破之,斬梁,獲首三萬級,赴河死者五萬許人,焚燒車重三萬餘兩,悉虜其婦子,系獲甚眾。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屍,傳首京師。」後來皇甫嵩被任命為冀州牧,他上表請求朝廷減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因此民間流傳著「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可以說在黃金動亂之後,皇甫嵩在軍中有威信,在民間有名聲,本可以圖謀大計的,如果說當初皇甫嵩在董卓之前出手,那也就沒董卓,曹操,袁紹,劉備,孫權等等一大批三國梟雄們什麼事情了。

但是最早進言皇甫嵩圖謀大事的是閻忠,《九州春秋》車騎將軍皇甫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閻忠時罷信都令,說嵩曰:「夫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故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而發。今將軍遭難得之運,蹈易解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享大名乎?」嵩不從,忠乃亡去。

這個時候的皇甫嵩不起事還可以理解,皇甫嵩忠於皇權為人過於正直,讓他在黃金動亂剛剛平定之時成為權臣,皇甫嵩是不能接受,再者年紀大了,做事偏於保守,可是到了後來,董卓已經有了亂權之心是,皇甫嵩的侄子就告訴他,「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說白了你不弄董卓,董卓就弄你,這是明擺著的事情了,結果皇甫嵩竟然還為董卓開脫,嵩曰:「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結果就是靈帝下詔責備了董卓一番,但是他和董卓之間的恩怨就越深了。

皇甫嵩的不作為最終也是迎董進洛陽,皇甫嵩一味求穩,結果放了董卓一馬,後來是自己的兒子在董卓年前低三下四求情,董卓才放了皇甫嵩,而董卓死後,皇甫嵩是最有威望和實力穩定住局勢的人,結果依然優柔寡斷,放任局勢惡化。改寫歷史的機會就這麼放走了,幾年後皇甫嵩就死了,如果這兩次把握住一次,皇甫嵩就不止72名將這麼簡單了。

其實之前就有人勸諫過皇甫嵩「今卓在洛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徵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從。可以說皇甫嵩是有機會也有能力挽救衰微漢室的,但是他沒有野心,做事循規蹈矩,所以也沒有自己的勢力,最後只能被董卓壓了一頭,這就是史上所有能吏的悲哀吧!

或者說皇甫嵩只有將帥之才,毫無梟雄之氣,在東漢未年這個社會動蕩人心思逞的亢奮年代,像皇甫嵩這樣的人退出歷史舞台是必然的。如果他能像周勃霍光那類的權臣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輔佐小皇帝上台,那些有不臣之心的都只能窩著,局勢也可能會逐漸穩下來,但是天下一旦亂了這開頭沒打下去叛亂的人越來越多互相效仿,到群雄逐鹿就收不住了。看來相比軍事才能皇甫的政治水平略不足。

說的嚴重一點,皇甫嵩心中少了大義,他如果出來做過權臣,輔助少帝長大,不管是斗垮少帝,還是少帝掌權,天下都還能延續,他就是一直忠於漢,不敢為天下主動做權臣。 所以有時候曹操說得:我不出面,不知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是有部分道理的。皇甫嵩累世將門,皇甫嵩在心態上更接近與軍人,如果皇甫嵩想,他至少有三個機會可以直接造反奪天下,但他都沒有,他在民間和軍隊都有極高的威望,只是他不願去使用,但是那個亂世還是需要一個有野心的皇甫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馬謖棄城上山,或是想擊潰魏軍;趙雲間接導致第二次北伐失利!
岳飛的朱仙鎮大捷到底是真是假?《金史》里留下了蜘絲馬跡!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