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濕氣?用這6個方法,濕氣不再來
南方在進入夏季之後,時常連日陰雨不停,十分潮濕。而我們常說的體內有濕,多與生活的環境、氣候以及飲食有關。從來源的角度,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就是指氣候濕熱;梅雨季節到盛夏;居住比較低的樓層或者居住地周圍地勢低洼;以及工作以久坐為主,長年處於冷氣充足,而且缺乏日照的工作環境下所誘發的濕氣;內濕主要是由不當的飲食習慣,脾胃虛弱,陽氣不足,很少運動等原因誘發的濕氣。
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濕氣?濕氣本就是中醫上的概念,通過中醫上的望聞問切的辨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斷。
望:如果眼瞼、腿部容易浮腫、頭皮髮油、虛胖、大便粘馬桶、女性白帶多、容易起濕疹水泡、舌頭胖大有齒痕、舌苔厚,那麼體內有濕。
聞:嘴巴內有口氣,聲音軟綿無力者濕氣重。
問:容易覺得疲倦,身體沉重粘滯感,感覺不清新;睡覺流口水,平時覺得口中黏膩,口淡,沒胃口;容易腹脹,消化不好,沒有飢餓感;女性白帶多、容易瘙癢、有黴菌等,男性陰囊潮濕等都屬於體內有濕氣。
切:腹部柔軟,膨隆;脈象濡或滑或細或緩等也是表明濕氣太重。
這些都是濕氣重的人有的表現,用這6種方法,濕氣不再來,學會一個也受益。
1.飲食調整
精細飲食、冷飲、油膩、甜食、濃湯等,都容易誘發和加重濕氣,所以這類食物的攝入量要適當控制,多吃粗糧。
2.調整居住環境
如果你的住所地勢低洼容易積水,或者過於靠近河邊,或者光照條件非常差,那麼也建議換一個能受到陽光直曬,環境更乾燥的居住地。
3.溫水泡腳
泡腳有利於改善下肢乃至全身血液循環,能很好的幫助祛除濕氣,泡到身體微微出汗的程度為最佳。如果本身有下肢水腫的話,可以在水中加入艾葉煮水20分鐘,放溫過後再泡腳,有活血去腫的作用。
4.多喝溫水
不要因為有濕氣就不喝水,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多喝水才會多解小便,有利於濕氣排出。若喝水太少,身體反而會保留水分,出現水腫的情況。
5.逐步增強運動
濕氣重的人大多脾虛,而脾虛的人容易四肢無力,對此可以通過運動鍛煉,來逐步增強四肢的力量,從而反作用於脾胃,起到健脾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出大量的汗,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強運動量。
6.調整環境溫度
現在的人都很依賴空調,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如果家裡和公司的溫度過低,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從而使體內的寒濕加重。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冷曦,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3類藥物容易損害肝臟,需謹慎服用,做好2件事減少藥物的損傷
※男人堅持時間低於這個數,就屬於不正常,可以通過4個方法來調理
TAG:熊貓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