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偶像崇拜(idolatry),既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在青少年時期尤為明顯。發展心理學認為,青年階段是我們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此間的偶像崇拜又有一些個體差異性,但大多是對理想化自我的一種追求,如何理解呢?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結合文獻《青年研究》以及精神分析相關理論,對於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我有三點總結。


一、崇拜是個體對自我的期望

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對偶像的崇拜是人們把自己理想化的幻想在現實社會的一種投射,這種心理在青年時期會被放大。

在社會活動中,幼年時期的依附對象往往是父母,我們在父母身上獲得安全感,受到父母人格的熏陶,所以,我們一直說,家庭教育對人格的塑造影響巨大。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差異性需求快速增長,每個人都渴望找到理想中的自己,而這種期望最終被大部分人被投射到偶像的身上,但根據個體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對生活的希冀,所得到的最終效果也隨之不同。

這種需求並不能脫離當下的物質情況,簡單來說,偶像的生活和成就更像是他們在具有獨立生活能力之後的為自己規劃的藍圖。這種期望根據個體的不同,具有差異性,一般分為樣貌、職業、事迹等多角度事物。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另一種崇拜則是對當下生活的不滿以及對新生活的嚮往,他們渴望改變,又因為自我當下的弱小,無法完成。

他們能做的是將這種無助感暫存在內心,把豐富的精神生活寄托在他們認為已經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偶像之中。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人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重建,對個體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


二、崇拜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體現

青年時期的孩子們往往已經脫離了父母的庇護,進入到學校這個微型社會之中。

但是,一些人的潛意識中還是渴望外界可以給予自己一些安全感。

所以,找到與自己喜歡的,而又十分耀眼的偶像們是他們情感寄託的最好方式。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暈輪效應(Halo Effect)指出,當人們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定性認知後,會繼續按照此認知推斷這個人的其他方面,典型的局部影響整體,屬於一種主觀上的認知偏差。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偶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他們沒有父母那麼嚴厲,又表現出對大眾親近,而且,相比較於將情感寄託於父母,寄託給優質的偶像更有助於他們對自己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所以,越是在家庭環境中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對偶像的痴迷程度就會越高。我國上世紀80、90年代的曾經掀起過一陣的追星熱潮。

在改革開放初期,外國的潮流文化對當時的年輕人起到不小的震撼,很多青少年對時尚文化的狂熱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一方面是因為文化的衝擊,一方面是父母對多個孩子無法達到足夠的情感交流,導致很多人在成長時期存在安全感缺失的現象。所以,孩子瘋狂痴迷偶像,側面反映了家庭環境存在不合理。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三、崇拜心理對個體的兩面性

許多人在青年時期以自己的偶像為目標,以此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的成就。

為備戰北京奧運會,菲爾普斯在新加坡訓練,期間一個名叫斯庫林的小男孩專程到訓練館去看他,菲爾普斯是他的偶像,他也如願在訓練館和偶像合照。

很多人或許沒有記住這個小孩,直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斯庫林不再只是菲爾普斯的粉絲,更是他的對手,斯庫林最終在100米蝶泳對決中中擊敗了他的偶像,也為自己的國家摘得該項目的歷史首金。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自我期待

對偶像的崇拜會讓人們充滿無限的力量,會讓我們感受到了自我的潛力,併產生「自我期待」。

心理學上認為,「自我期待」是自我成長的最大動力,藉助自我期待,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這個過程中,對偶像的崇拜可以化作自我塑造的動力,當我們滿懷這種動力和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就是偶像給我們最好的啟示。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另一方面,盲目追星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活和學業,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和價值觀錯誤。很多年輕人將偶像看成是自我生活的唯一目標,每天精神恍惚,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生活。

更有甚者只是看見了一些公眾人物在熒幕前的光鮮亮麗,卻絲毫沒有考慮努力和成就之間的必然聯繫,認為成功是輕而易舉的事,直接造成了自我心理素質的薄弱化。

盲目追星釀成慘案的例子比比皆是,瘋狂追星女楊麗娟曾經在社會上引起一場風波,她瘋狂迷戀劉德華,致使家庭背上沉重的債務問題,楊麗娟對於偶像的痴迷程度達到了癲狂的程度,並直接導致了其父的自殺。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崇拜偶像心理的積極層面是為了讓人們對自我的期望可以進行實體化,但痴迷於偶像則是一種病態的迷戀,是情感空虛的直接表現。

崇拜偶像是否可以為個體達到優質理想的結果,在心理學角度來說,需要個體客觀、深入的進行選擇,可以說,如果用一種帶有批判客觀的眼光來看的話,大多是有益的。

偶像的意義並不單只被其優美的歌聲,華麗的舞蹈,亦或是精緻的容顏。這些外部條件對於一般的青少年來說都是短時間難以達到的,其結果往往導致他們脫離當下的生活。

心理學: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實是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集百家之長,完善自我

偶像存在的意義往往是在精神層面體現的,偶像們自己積極的方式對待世界,以此激勵青少年如何成長。

我們所定義的偶像並不是狹隘的全指明星,我們的朋友,父母,師長,或是僅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都可以被定性為偶像。

我們可以忽略他們的缺點,向他們的閃光點進行學習,就已經達到了我們對自我期望藍圖的構想,所謂一字之師,即是如此。從精神分析角度看,集百家之長,完善自我,就是對偶像心理的集中概括。

雖然許多年輕人並不能嚴格把控崇拜偶像的程度,但我們始終相信,這只是他們人生經歷的一段插曲,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個體對理想化自我的期望值有多大,他們就會有多尊重自己的偶像,也就會有多努力。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青年研究》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的血型決定了你的性格,心理學解析血型性格論
為什麼罪犯拒絕透露章瑩穎屍體的下落?|心理學分析犯罪心理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