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薩特哲學分享:人生而自由,選擇做好人還是壞人,一切在你!

薩特哲學分享:人生而自由,選擇做好人還是壞人,一切在你!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雅斯貝爾斯

縱觀現在,孩子們放學回家很忙,沒有了玩耍時間,沒有了戶外運動的時間,沒有了交朋友的時間。每天都在接受學習,僅有的一點多餘的時間,孩子都選擇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因為沒有人陪伴他們玩耍,或者更確切的說,爸爸媽媽也都被手機深深的吸引,不願意陪孩子玩。

知識可能會增長,但是孩子的內心是什麼樣子呢?信息時代快速發展,但是生活真的變得輕鬆了嗎?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真的是他們長大後所回憶的美好嗎?他們的未來真的是如我們所期望那麼幸福嗎?

各種課外班不斷增多,舞蹈、美術、樂器、書法、表演、主持、奧數、外語、作文、跆拳道……每個周末很多孩子和家長都在課外班之間盤旋。

有洞見的家長早就認識到:假設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被別人全部畫滿,孩子會不會覺得滿滿的都不屬於自己,或者在內心不想要。如果給孩子的生活里留點白,屬於他自己的白,讓他自己去填補,那麼孩子的世界是不是會更有意義。填補那塊空白的同時也一定激起了孩子對一些事物的熱愛,燃起了主動探尋世界的火光。

教育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體系的灌輸,而是趨向於多樣化發展。帶孩子們去接觸大自然,重要的是孩子們內心是愉悅的過程。全部過程是內在體驗,而不是外在被迫接收。如今我們的社會已經遠離自然,孩子們的生活被電視手機互聯網所取代。孩子們看到的很多事物都是虛擬的,跟自然中的事物基本脫節,造成另一種無感,無知。

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中,作者指出:兒童與大自然關係斷裂的問題。兒童與自然的關係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尤其是在中國,應試教育、互聯網時代已幾乎使我們成為與自然徹底決裂的新物種。

人類源於大自然,所以人類內心需要大自然。如果孩子長久遠離大自然,未來的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愛默生說,培養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蕾切爾.卡森說,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警醒吧,中國的教育,中國的教師們,我們都不希望孩子們的未來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情感,不希望現在他們只是光顧著知識的積累,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內心的滋養。希望他們心靈是有營養的,希望將來的他們不但能夠立足在這個世界上。還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更深的感受生命的喜悅和富足而不是迷茫。

結語:

好的教育是順應生命的教育,是有利於生命正向發展的教育,更是尊重人本心理的教育。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莊子哲學中的生命大境界:不因物而累,不因追求而煩惱!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