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JAMA子刊:抽血驗血脂,早餐到底吃不吃?

JAMA子刊:抽血驗血脂,早餐到底吃不吃?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一些高血脂等富貴病在我國也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 也引起了人們對健康的渴求,越來越重視體檢和預防。 在去抽血測血脂前,大家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要不要吃早餐?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有研究表明,在進行完整的膽固醇測試(又稱脂質水平測試)之前禁食和不禁食,可能對評估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多大影響。但這些研究大多數是基於人群分析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單一變數的單人對比研究。因此「非空腹血脂水平能不能預測患者未來患病風險」就讓人存疑了。

近日,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同一個體非空腹血脂水平與空腹血脂水平相似,同樣可以預測心血管風險。這也意味著,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膽固醇測試前沒必要禁食。

JAMA子刊:抽血驗血脂,早餐到底吃不吃?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9.0392

這是一項由美國布里格姆女子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大型研究。「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提供強有力的證據——相同的人,脂質水平測試前空腹與否對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不重要,」通訊作者、布里格姆心血管醫學部脂質代謝組學中心主任、哈佛醫學院副教授Samia Mora說,「這應該能讓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患者放心,如果是為了預測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無論禁食還是不禁食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JAMA子刊:抽血驗血脂,早餐到底吃不吃?

Samia Mora教授

禁食與否,結果沒差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斯堪的納維亞心臟病患者進行了預後降脂試驗和前瞻性隨機隨訪研究。他們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對8000多名參與者的空腹和非空腹血脂水平進行了為期四周的測量。在這些參與者中,主要冠狀動脈事件(心臟病發作、致命性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作、中風和相關死亡)的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3.3年。

研究小組發現,4周後,非空腹血脂與空腹血脂與冠狀動脈事件的發生風險關聯水平相似。非空腹患者甘油三酯水平略高,但是膽固醇水平與空腹患者相似。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非禁食狀態。對於一些患者,特別是那些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進行脂質檢測前禁食是很危險的,」 Mora說,「一些醫務工作者可能會出於個體差異的擔心而對結果有所保留,但這樣研究的數據是非常令人信服的。它應該能讓人們更放心地進行非空腹血脂測試來評估心血管風險,包括是否服用他汀類藥物。」

Mora和他的同事也指出了這項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比如說,試驗的參與者來自歐洲,雖然他們代表多個歐洲國家,但大多數是白人和男性。研究人員預計,這些研究結果與人群的多樣化有關,在今後的研究中應該評估潛在的種族和/或種族差異。

End

參考資料:

[1] New evidence: It"s not necessary to fast before complete cholesterol test

[2] Association of Nonfasting vs Fasting Lipid Levels With Risk of Major Coronary Events 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Lipid Lowering Arm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乾貨滿滿!IQVIA今日發布重磅全球腫瘤趨勢報告
Nature:血液幹細胞在體外大量繁殖的秘訣竟然是「膠水」?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