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醫腹診在操作上亦如近代一般腹部檢查方法:讓患者仰卧床上,自然呼吸,全身肌肉放鬆,但兩下肢須伸直,兩手置於大腿外側(在必要時也可使患者屈膝或側卧,使腹部緊張之肌肉鬆弛,這樣可便於觸知腹腔深部),術者坐於患者之床側。

1望腹

望腹之外形,是豐隆還是下陷(豐隆者為實,下陷者為虛),觀察是否有腸管蠕動或腹肌跳動以及皮膚之潤燥度如何。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2聞腹

用聽覺來察知腹部的聲音,如《釐正按摩要術》載:「左右不容、承滿處痛,按之痛益甚,或引於胸腹中,轆轆有聲,時吐水汁,吐則痛減,是為癖囊,宜溫葯,宜減飲。」

3問腹

詢問患者是否平時有自覺腹張、氣上沖、心下滿悶,腹部動悸及胸脅或腹部疼痛癥狀,在活動時明顯還是在靜卧時明顯,並應在進行腹診時不斷詢問患者有無壓痛,壓痛有無放射,觀察患者喜按還是拒按等。

4切腹

切腹屬於切診的內容之一,檢查時術者以一手或兩手四指掌側接觸患者腹壁按壓或摩動。對於肥胖或腹壁肌肉過於緊張的患者,可用重疊手按壓法,即以左手指置於右手背之上,用力按壓或摩動,藉以查知其腹部深處之變異情況。如遇精神過度緊張患者,可先以手輕輕在腹壁上撫摩數次,待緊張之腹部肌肉鬆弛後再行腹壁按壓檢查,具體步驟,乃首先捫按任脈之上、下部分,次按臍中部分,再捫臍旁之沖脈部分,然後再循序摩動做分段檢查。

兩季肋下切診時,應以手指沿肋骨下緣徐徐向外或向下撫按,藉以得知抵抗力的強,腹壁肌肉有無病態之虛軟或緊張,是局部還是全部(緊張者為實,虛軟者為虛),在按壓該部位時應詢問有無胸部苦悶的感覺等。上腹部切診時,在摩動時注意有無水響聲,撫摩腹壁有無緊張,緊張肌肉所佔的面積,局限抑或廣泛,進而觀察其肌肉緊張部分是否已超過臍部,甚而抵達小腹,其性質是薄而突出抑或深而下沉,有無積聚,如有則其部位、大小及形態如何。

腹部切診時,應注意其外形豐隆還是下陷;再觸知其肌肉緊張還是弛緩,其緊張是布滿小腹還是局限於小腹中部,其緊張與臍上部分有無連續;其兩側又如何;上腹至小腹或臍下至恥骨上部之肌肉緊張度是否一致,是否自上向下連續者。在深部按壓時,更應注意其抵抗、硬塊、壓痛情況等,用以探求疾病之產生究屬於何經,是何樣性質,以分辨其表、里、寒、熱、虛、實等。

在切腹辨疼痛時,凡腹痛喜按者屬虛,拒按者屬實;按之局部灼熱,痛不可忍者,為內癰。臨床上,對於腹病患者可先用手指尖輕按其臍之右側,或按後即放,若患者呼痛或眉頭緊皺,即追問其前後陰部是否發脹,以及是否有反跳痛,如有,當疑為腸癰。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切腹辨腹脹時,如見腹部張滿,按之有充實感覺及壓痛,叩之聲音重濁的,為實滿;腹部脹滿但按之不實,無壓痛,叩之作空聲的,為氣脹,多屬虛滿。腹部高度脹大,如鼓之狀者,稱為臌脹,系一種嚴重的病證,可分水臌與氣臌。如以手分置腹之兩側,一手輕拍,另一手可觸到波動感,同時,如按之如囊裹水,且腹壁有凹痕者,為水臌;以手叩之如鼓,無波動感,按之亦無凹痕者,為氣臌。另外,有些高度肥胖的人亦見腹大如臌,但按之柔軟,且無臍突及其他重病證象,當與臌脹鑒別。

切腹辨痞滿時,若患者自覺心下或胃脘部痞塞不適和脹滿,稱為痞滿,如按之柔軟,無壓痛者,屬虛證;按之較硬,有抵抗感及壓痛者,為實證。脘部按之有形而脹痛,推之轆轆有聲者,為胃中有水飲。

切腹辨腫塊時,要注意其大小、形態、硬度、壓痛等情況,積聚是指腹內的結塊,或脹或痛的一種病症,但積和聚不同。病有定處,按之有形而不移的為積,病屬血分;痛無定處,按之無形而聚散不定的為聚,病屬氣分。如左小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塊者,為腸中有宿糞;右小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塊應手者,為腸癰。腹中蟲塊,按診可見:一是形如筋結,久按會轉移;二是細心診察,可覺指下如蚯蚓蠢動;三是腹壁凹凸不平,按之起伏聚散,往來不定。

招生公告

腹部四診 | 望聞問切以辨寒熱虛實

駱氏腹診推拿術因其療效卓著,受到國家的認可和保護,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由於後繼乏人,傳承現狀堪憂。為更好地繼承好這一特色診療體系,中醫家誠摯邀請第四代傳承人駱仲遙先生開設系列傳承班,歡迎有志於繼承學習駱氏腹診推拿術的廣大中醫學子報名參加。

詳情請查閱:《非遺傳承:駱氏腹診推拿內科診療班招生公告》http://www.zhongyijia.com.cn/views/topic/topicshare.html?topicId=81467&userName=null&channel=4&t=155963588619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三種體質的人易水濕內停 湯水過多無益健康
馬氏溫灸+中藥,常見病治療技能get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