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脈學體會 | 五運六氣和脈應

脈學體會 | 五運六氣和脈應

脈學體會 | 五運六氣和脈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脈學遺產靠鑽

我父親早死,那時我才十歲,遺下的醫書很多。後來我有了相當的文化,把這些醫書拿來看,可是看不懂。後來年紀再大些,知識較富,也還是很難看得懂,甚至把五行生剋和五運六氣,及經絡、脈理等,看成迷信的說數。不過我做學問,有一股鑽勁。我開始把這些醫書上的東西,特別是有關運氣、經絡、脈理等,下決心來做學問功夫。遇到像南政北政,天符歲會等複雜的問題,越弄似乎越麻煩,但我看不通即鑽,直到鑽透為止。這樣,像和內經太素有關的,就牽涉到老子、莊子、列子等書,我都拿來參考勘校,互相發明,作比較的研究。譬如說:「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莊子的這個比喻中的鵬,從上下文意來看,是和北冥的鯤對舉的。在司天在泉的運氣學說上,像子午的對線,南政和北政,應該是可以彼此聯繫設想,因而內經素問所說的:「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等的說話,可以互相串聯和比對;也許就是這樣:『其名為鵬』的東西,在方位上來講,有和太陽相同等的意義。要繼承和發揚前輩的學說,全靠我們去鑽,要鑽,就不是可以淺嘗即止的。這些微言大義,如果不去融會貫通,那就常常會因為它的義理晦澀而難於領會,龍不點睛即死,要形成一條活靈活現的龍,全在於我們點睛的功夫怎樣。脈理的探索和臨床的聯繫,也應該不會例外。

2尺脈絕不必死

以前幾次脈學座談會的發言,都有提到尺脈絕為死症的體征,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我剛才說學問不能淺嘗即止;為什麼有人大唱脈理難憑呢?我說他們這樣地提出來『亦非無據』,因為我們講脈學,講的不深、不透、不切、不全的時候,若是他人取法而應用不能獲到相同的徵驗的話,脈學的價值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當然,責任不在於脈學的本身,可是卻不能不認為有理由足以構成『脈理難憑』的一個論據。患病而出現尺脈絕,果然是死脈,但是要結合運氣來看。我記得有兩個尺脈絕的『脈象反常』的病例,結果都沒有死,什麼緣故?且說一例王姓患者,是刨葯工人,病危,醫生們說是「無醫」?「因為尺脈無根。倘使是寸脈沒有,還可有救」。大家都說是不治之症,後來恰巧我的學生返鄉,於是病家找我的學生去看,我的學生說:「不能死得!這是少陽陽明合病。」給予處方大柴胡湯和承氣湯合劑。我的學生的父母把他大罵一頓:「八個醫生都說沒有救,你年青青的,懂得多少」?我的學生說:「這是老師教我的:南政少陰司天,脈象兩寸不見;北政少陰司天,則兩部尺脈不見。今年司天是北政,兩尺雖然不見,不致於死,因為它是和政運相應的」。結果,病家採用了我的學生所處的方葯,終於治癒了。病家還送了一些紀念品給他。

3肝炎的脈象

今年己亥,是南政厥陰司天。今年因為土運不足,所以木旺,所以會反見風化,而脾胃受邪了。由於是少宮陰土,屬於不足之紀,所以其氣至而未至,從交大寒節後十三日為度,就是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事。在土運木旺之歲,而患有肝炎,其脈右寸常大,恐怕大家在臨床上遇到很多。如果是北政的話,尺脈就浮大了。光講脈學,不講政運和脈應的關係,那麼所提出來的脈象和疾病的聯繫,那就往往會不能全部「合拍」得很理想了。

4辨脈象真假之例

診病用藥,全憑活法在手。而平脈辨證,是選擇方葯的最高準則。不過,要談辨脈,就必須辨得真切。脈有同似之行,從同求異,去偽存真,然後方葯才能顯出良好的效果。有的人多記成方或驗方,按病取用,這隻能是臨床治療上的一種辦法。因為古方、成方千千萬萬,如何能夠條條裝進腦子裡。中醫強調神而明之,觸類而推廣之,存乎其人,這個要求可以說是原則性的,內中含有深刻的意義。因為能夠這樣掌握的話,那麼治病的方與法,應該可以說是「萬病包羅」了。如何著手做脈理和實驗的功夫,前面提過一些,仲景的傷寒、金匱是萬古常新的寶典。我畢生大部分的精力,多化在醫書的鑽研上,而臨床上也奇蹟屢見不鮮。像肝炎肝瘤之類,運用仲景經方,曾經收到很好的療效。不久以前,鐵路中心醫院有一位病號患腦炎和腎炎,兼有心臟腫大,我去診治時,已經牙關緊閉,循衣摸床,煩躁欲死。診脈出現弦數浮洪而緊,我用吳茱萸湯大劑量投與;當時沒有大棗,由院內中醫師王俊民兄找到五粒。一天給服二帖,服後便口開了。這位患者的脈象是假的,要從反面去看。也許有人說我不是從脈上看出來的,不是憑脈而辨證的。「不是!你看患者的舌苔焦黑,高熱,無大便,不正是大熱症嗎?」當時我開的大劑吳茱萸湯,連西醫同志們都不主張吃。處方中的吳茱萸用到一兩二錢。由於做了脈象的辯偽工夫,所以治療的效果很好。同時,用吳茱萸取效的理由,也必須從歲土不及,反見風化的五運六氣方面去推求。

聲明:本 文來源網路,原文登載於《廣東中醫》,作者/熊鶴齡,版 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

本平台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處理。

搜索「中醫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兒童間歇性深吸氣症驗案一則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風疹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