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蛋白尿有4種類型,腎友出現這2種,很幸運,尿毒症風險為零

蛋白尿有4種類型,腎友出現這2種,很幸運,尿毒症風險為零

蛋白尿是衡量腎功能的一個「重量級」的指標,對腎病整體的預後、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其中有三項尿液指標是常被關注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不同的指標所代表的意義不同,其中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權威性」最大,對腎功能的反應及腎病的治療影響最大。

不少腎友在治療中往往把這項指標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但要完全消除蛋白尿並不是很容易,除了腎功能受損難完全恢復導致蛋白漏出,還有一點容易被大家忽視——蛋白尿的類型。

腎病導致的蛋白漏出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蛋白尿對腎功能的影響也不同,治療重點也不同,最終尿毒症的風險也不同。

這4種類型蛋白尿,如果佔了前兩種,要注意腎衰竭的防治,後兩種患者很幸運,尿毒症與你無關。

先來說說前兩種:

最常見類型:腎小球性蛋白尿

慢性腎小球腎炎類腎病占所有腎病類型疾病將近80%,因此多數腎病患者都存在腎小球病變的情況,腎小球性蛋白尿成為幾種類型蛋白尿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腎小球作為腎臟內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發揮著濾過的作用,將有用的物質留下,無用的濾過到尿液中,蛋白質作為大分子物質是身體內一種有用的物質,正常情況不會漏出到尿液中。當腎小球濾過膜因炎症、免疫、代謝等問題受損後,無法完全發揮濾過作用,部分蛋白就會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腎小球性蛋白尿。

大量蛋白漏出反過來也會損害腎小球及濾過膜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造成腎臟濾過功能出現實質性損害,引發腎小球腎炎腎病。持續蛋白漏出會加速腎功能的進展,長期蛋白尿超過1g腎衰竭風險會更高。

應對方法:治療腎小球性蛋白尿,首先要找出誘發因素,比如感冒引起的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其次針對炎症治療,一般激素配免疫抑製劑治療效果明顯,尤其是腎病綜合症患者,蛋白尿都能控制在1g以下。然後如果存在基礎病,也要重視基礎病的治療,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

不起眼蛋白尿類型:腎小管性蛋白尿

腎小管是腎臟內發揮重吸收作用的組織,腎小球濾過的東西,腎小管還要二次吸收,再將剩餘有用物質吸收回來,沒用的排出,肩負著「後勤保障」的責任。

此類蛋白尿類型在腎病中不常見,一般單獨存在或與腎小球性蛋白尿中同時發生。通過尿液中檢測,主要會發現小分子蛋白如β2微球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等。

治療方法:

腎小管受損主要是受感染、藥物毒性急性損傷或繼發腎小球引發損傷,因此對於恢復腎小管重吸收的功能,一是立即找到感染因素,進行消炎治療。二排出急性因素,比如誤服含有腎毒性藥物導致腎小管受損,應立即停葯,通過透析等方法將毒素排出體外,腎小管一般能恢復。三腎小球受損導致的腎小管重吸收作用下降。可以通過西醫消除腎臟內炎症,改善腎臟內生成環境,在通過中藥調理恢復部分受損不嚴重的腎小球組織,來改善腎小管的情況。

兩種「不傷腎」蛋白類型:

溢出性蛋白尿

這類蛋白尿是由於血液中異常蛋白增多,導致蛋白漏出到尿液中增多,但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正常,腎功能沒有實質性損害。

比如溶血性貧血會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增多,雖經腎小球濾過,但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因此會出現蛋白尿。

有這類蛋白尿的患者不用擔心腎功能衰竭的發生,但也要及時治療原發病,以免病情加重累及腎臟。

組織性蛋白尿

組織性蛋白尿又稱為分泌型蛋白質,一般是腎小管代謝產生的蛋白質流入尿液中想吃的,還有一些炎症、腫瘤的發生等也會使這類蛋白分泌到尿液中,之所以成為組織性蛋白質,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是被「組織安排」的,這類蛋白也不伴有腎功能不全。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日訊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人不吃早餐,更有助於控制血糖?錯!控糖早餐有這些
得了腎病難長壽?醫生支招:做好2點,能拯救腎功能於「水火中」

TAG:健康日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