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端午節人們包粽子的熱鬧場景 店裡賣的始終不如家裡的味道

民國時端午節人們包粽子的熱鬧場景 店裡賣的始終不如家裡的味道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與春節,中秋並列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而對於端午節人們最有印象的便是粽子,每當家家戶戶開始包粽子的時候,我們便知道端午節快到了。

關於粽子是紀念屈原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南梁時期的《續齊諧記》當中。

「屈原五月五日投淚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這一說法影響深遠,以至於今天基本上成為了粽子來歷的標準化答案。

但其實粽子在中國已經有了上萬年的歷史,早在上萬年以前人們在沒有發明烹飪器皿的以前,人們便將燒得滾燙的石頭放入用樹葉包裹著食物的水中進行加熱煮熟。

到了春秋時期,便已經出現了用瓠葉包裹著黍米如同牛角一樣的角黍,還有竹筒製成的筒粽。

隨著時代的變遷,粽子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品種也越來越多,也從黍米漸漸的到唐朝變成了糯米。

到明朝的時候開始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用豆沙、棗等作為餡料的粽子,清朝的時候更是出現了現在許多人愛吃的火腿粽子。

可以說粽子是伴隨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不斷積累在進行著變化。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上色照片,均為民國時期北京城裡人們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珍貴照片,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對於端午節也是極為重視的。

民國端午節粽葉飄香的北京城 家家戶戶忙著包粽食粽好不熱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濟南熱鬧非凡的商業街 童叟無欺的瑞蚨祥把店開到了北京城
民國時北京熱鬧非凡的白塔寺廟會上色彩照 迤邐數里仕女雲集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