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喇嘛死叫什麼

皇帝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喇嘛死叫什麼

生死是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在內的任何生命都繞不開的話題,而關於死的說法,不同群體的人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皇上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羽化,那喇嘛死了叫什麼呢?

我們知道對於封建王權時代的天子死叫「駕崩」。那麼,為什麼皇帝死了叫駕崩呢?因為在封建帝制時代,皇帝被稱為天子,是皇權神授,而皇帝的地位也是凌駕於萬人之上,受萬民擁戴。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具有可以駕馭和支配臣民,是萬民的精神支柱,那麼當他死後,就不再能夠駕馭臣民,而精神支柱也隨之崩塌。是謂「駕崩」。

而和尚死了叫圓寂或者坐化,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若據新譯,玄奘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和尚的死還有一些其它的說法,比如虹化,是指高僧的死,據說修鍊圓滿的高僧在圓寂的時候,肉身會化作彩虹而去,進入無量宮中。

對於道士來說,道士的死通常稱為飛升或者羽化。古代道士要想飛升成仙,怎麼能飛升呢,在古代只有有羽毛的鳥兒才能飛啊,於是就有了羽化這種說法。關於羽化,古籍中也有很多記載,比如《晉書》中:「 玄 自後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洣水 東北有 峩山縣 ,東北又有 武陽 龍尾山 ,並仙者羽化之處。」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其千古名篇《前赤壁賦》中:「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喇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喇嘛教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儘管都是佛教,但是喇嘛和活佛的死又和漢傳佛教中和尚的死有不同的說法,喇嘛和活佛的死被稱為」轉世「。」轉世「之說印證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理論。對於佛教理論來說,人類的死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生命狀態的開始。在佛教理論中所講的六道輪迴,就是指生命在」地獄、餓鬼、畜生、天、人和修羅「六道中輪迴。至於輪迴到哪一道,則取決於其前世今生的善惡業力。

生死是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在內的任何生命都繞不開的話題。生死,兩個近義字,都是歸屬;生死,兩個反義字,一個是來,一個是去。生死二字,涵蓋了人生的全部,無中萬般有。皇帝死了叫駕崩,和尚死了叫圓寂,道士死了叫飛升,喇嘛死叫轉世,這些都體現了人類好生惡死的思想,可沒有死哪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這才是宇宙的規律,天之大道!道友們,關於死,您知道還有哪些說法嗎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的一句話,送給那些自卑的奮鬥者和得勢的小人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