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市場上流通的老茶都是從哪裡來的?

市場上流通的老茶都是從哪裡來的?

市場上流通的老茶都是從哪裡來的?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普洱老茶」大約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香港為主的傳統茶莊的存茶

由於普洱茶是貴舊不貴新,有存老茶賣的傳統,因此香港等地的傳統茶莊都有存茶的傳統,而且在較長的存儲實踐中,香港的茶倉也總結了一些存儲的經驗,因此有「最多、最好的老普洱茶是在香港」的說法。

當然要說明的是由於各茶莊的倉儲方法有別,加之香港屬於高溫高濕的地區,香港存出來的老茶中也有相當比例的老茶有跑香霉變的問題,因此香港倉茶的老茶也要慎重選擇。

第二類,從香港流到台灣、大陸等地的老茶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台灣出現炒作紫砂壺熱,同時也帶動了普洱茶熱,香港倉儲的普洱茶開始大量流入台灣,2005年後由於大陸普洱茶熱的出現,又有不少老普洱茶從香港、台灣流入大陸。影響普洱茶品質的三要素是原料、製作、存貯。

存貯得當的香港倉中有不少品質好、沉香足的老茶,但老茶一但開倉後不注意保存,沉香會很快散去,一般稱之為「跑香」。

一般而言出倉後的老茶如果保存不當,單片的茶餅隨意擺放2個月後,沉香就會散失50%以上。

成筒的如果隨意擺放,沉香也會明顯下降。

因此從香港流到台灣、大陸的老茶中,有相當數量的會出現甜滑足但沉香不足的情況。

第三類,歷史上銷到西藏、內蒙等牧區沒飲完而保存下來的老茶

這些茶一般會有兩個不足,一是原料多為粗老葉,會使湯質滑潤感不足,湯薄;二是多為自然存放,跑香較嚴重。

但這類茶有一個優點是存放地方氣候乾燥,不易受潮,與同樣存放在廣東、港台地區的自然存放的茶相比這類茶的香氣、品質會更好一些,尤其這類茶中有一些用正常茶菁壓制而不用粗老葉壓制的茶品質會較好。

但這類老茶的數量不多。

第四類,普洱茶的生產、銷售企業保存下來的茶樣

這些茶樣如果放在樣品室,長年的跑香和光氧化會使這類茶缺乏沉香而且會有嚴重的光氧化味,有的書中稱為「日光臭」。

如果存放在專門的倉庫會比較好,這類茶的數量不多。

第五類,普洱茶的生產、銷售企業未售出的庫存

這種庫存的茶由於是自然存放一般會沉香不足。如果倉庫濕度大還會有霉味或濕倉味。

如果倉庫防潮做得好,會有一些比較好的茶。

第六類,邊角料

普洱茶生產企業當年挑揀出來的粗葉、碎茶,放置庫房多年,有的被找到後翻壓成了老茶餅。

這類茶一般都會香氣嚴重不足,而且很多受過潮。

第七類,茶農存茶

山區茶農當年製作後沒售出而又沒扔掉的曬青毛茶,有人零星收攏後翻壓成緊壓茶或作為老散茶銷售。

這類茶跑香、易發霉是通病。

第八類,國內藏家

普洱茶是一種神奇的茶品,隨著歲月流逝口感會「越陳越香」,被人們譽為「可以喝的古董」。

從此,茶的陳期也就成為茶人心目中「好茶」的標準之一。

在普洱茶圈久了,總會有茶友來詢問:普洱茶的市場空間大嗎?

升值潛力如何?

可見,普洱茶於其他茶類最大的區別在於它的投資升值潛力。

也就有了各種各類的普洱收藏家,也是老茶中的重要來源。

廣東地區,就東莞一個地級市民間藏茶量就達40萬噸,藏茶量據說是全國第一。

第九類,人為做舊的「老茶」

一般用輕度發酵加濕倉存放的方法可以讓茶的變化速度加快2至3倍。(作者:荼荼,來源:雲南普洱茶,圖來源:南茗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哪些水才是適合泡茶的水?
茶湯顏色也是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