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三位國畫大師談「老實」,一針見血!

三位國畫大師談「老實」,一針見血!

1、陳子庄談老實:

古人為人老實,藝術俏皮。今人為人狡猾,藝術呆板

老子講「無為」,我們畫畫時往往想有為。一開始畫,就產生名利思想:我這畫別人是否說好呀?想畫好,是想討好,實際上是名利思想。畫畫的人要經常與名利思想作鬥爭。

搞藝術批評,首先要有高度的道德修養,盡量不要以自己的偏好偏惡來左右評論。

好八大、黃賓虹當然可以,但如對其他人皆取「惡」的態度則不可。評論要有根據,不可臆測,不可盲從。評論一個人的藝術,要詳究其學問淵源,如讀過些什麼書,學過什麼人的畫,哲學思想上是什麼態度等。最好是將其放在整個藝術史中來看,這樣就會清楚了。

不可「文人相輕」,藝術作品的高下是客觀存在的。

一個畫家,即使在他成熟以後,其作品也是精品少,平常的多。如吳昌碩,他格局高,筆墨佳,再孬也有幾成,作品中好的為主。一般的畫家作畫靠碰運氣,高一腳,低一腳,生平所作,孬的為主。

2、李可染談老實:

藝術家除了聰明以外,還要老實

市儈性格的人成不了大藝術家,因為他懷著投機取巧的僥倖心理,早上下了點功夫,晚上就想取利。好的藝術家,都具有樸實的品質。

潦草是最大的錯誤,沒有比潦草更大的錯誤了。藝術創作不是「探囊取物」,要把整個生命力投進去,如「獅之搏象」,如「無鞍騎野馬」;「赤手捉毒蛇」,必須全力以赴,精力高度集中。

有的人一輩子精力從來沒有集中過,因此做不好事。大科學家大藝術家都是能夠高度集中經歷的。古人云:「萬物靜中得」,靜就是靜下心來,思想高度集中。水分散了就淺,集中起來就深,聰明二字如何解釋?聰是聽的清,明是看的明。

有人認為大畫家畫畫都是隨隨便便抹幾筆,自己就漫不經心,以為從胡亂林中可以產生好畫,創造奇蹟,古人說:「若不經意」,我認為「若」字旁邊應該打幾個圈強調一下,或者更明確一點,在下面加上「經意之極」四個字,成為「經意之極,若不經意」。

3、潘天壽談老實

做人一定要老實,實事求是。但畫畫不能太老實,否則就沒有藝術性

中國人從事中畫,如一意摹擬古人,無絲毫推陳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孫。

中國人從事西畫,如一意摹擬西人,無點滴之自己特點為民族增光彩者,是一洋奴隸。

兩者雖情形不同,而流弊則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最有趣的兒童詩詞
童 年

TAG:書畫文化新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