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帶一路」倡議如何改變這個地區?荷蘭父子自駕6000餘公里探商機

「一帶一路」倡議如何改變這個地區?荷蘭父子自駕6000餘公里探商機

中國日報網6月4日電 32歲的西貝?阿爾布拉斯(Siebe Alblas)是阿爾布拉斯國際物流公司(Alblas International Logistics)的首席運營官,這是荷蘭一家家族運輸企業,他61歲的父親揚(Jan)是該公司的老闆。 去年秋天,父子兩人結伴進行了一場特殊旅行——駕車沿著「新絲綢之路」從荷蘭鹿特丹一直開到了中國西部。

美國《財富》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6月2日對父子倆的這趟單程超過4000英里(約6440公里)的公路旅行進行了報道。

作為一家家族貨運企業的管理者,父子二人的這次旅行其實是一次長途出差,兩人要在途中考察公司即將投入運營的貨運路線,考察內容包括路線沿途的就餐、加油和道路狀況。他們還會留意途中是否有其他運輸公司的車輛。

父子二人輪流開車,在不到6天的時間裡行駛超過80小時,中途經國德國、俄羅斯和哈薩克等地。顯然,這算不上一次輕鬆地旅行。但對於這次自駕游,西貝是這樣評價的:「途中有些時候會感到很疲勞,但事後回憶起來,這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

通過這次旅行,這對父子有幸見識了歐亞大陸腹地的廣袤,也對即將開闢的新運營線路更加充滿信心。《財富》網站稱,兩人自駕游後不到一個月,阿爾布拉斯公司的一輛卡車首次把中國的包裝材料運到了波蘭。如今,這條路線已經是一條完整的商業路線,每月至少運輸10次,公司還計划進一步增加運輸次數。

歐洲和中國之間的陸路交通從理論上講一直是可能的,但直到最近才成為現實。是什麼將可能變成了現實?據《財富》網站報道,中國在2018年5月加入了《國際公路運輸公約》,這是一項全球性的運輸公約。而中國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意味著商品在運輸途中不必再經過好幾個關卡檢查,這使得10天往返亞歐變得可行。

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力推下,穿越中亞的新建公路和過境點網路的建設逐漸完善,這使歐洲與中國的聯繫比以往更加緊密。《財富》網站的報道指出,中國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 「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聚焦的重點之一是為基礎設施融資,而在人口稀少的中亞國家這往往意味著修建公路。

哈薩克就是這樣一個中亞國家。對於面積大約是美國1/4的哈薩克來說,擁有一條可靠的貨運通道一直是該國增加貿易量的關鍵,不僅是與中亞地區的國家的貿易,而且是與歐洲的貿易。

這是在新疆霍爾果斯的一家外貿公司拍攝的來自哈薩克的貨車。(圖片來源:新華社)

其實,「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給哈薩克的交通運輸帶來了巨變。在中國和哈薩克邊境有一座中國城市——霍爾果斯,是「新絲路」中央走廊上的一個重要城市。為了更好地促進雙方經貿合作,中哈兩國還共同設立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

在去年秋天的這次旅行中,阿爾布拉斯父子在到達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後,曾特意找當地嚮導給他們指明通往霍爾果斯的路。隨後,兩人沿著新建的雙西公路——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行駛,最終抵達了霍爾果斯。如今,阿爾布拉斯公司的貨運卡車定期往返於霍爾果斯和歐洲一些城市,將貨物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所需之人手中。

英國《衛報》記者喬恩?沃茨也曾沿著「新絲路」實地走訪,並重點探訪了霍爾果斯。沃茨在報道稱,霍爾果斯位於天山腳下,那裡有著飽經風霜的牧民。但也正是在這裡,一座座現代發展的新地標不斷湧現。過去幾年裡,十幾座大型購物中心拔地而起;曾經光禿禿的土地上如今塔吊林立。不僅如此,霍爾果斯還給周圍區域帶來了機遇和改變。在霍爾果斯工作的哈薩克人加林娜坦奧西波瓦對沃茨說:「來這裡的人們都非常投入,他們對這裡充滿希望。」

(編輯:劉世東 王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前高官涉嫌殺害親生子被捕:擔心他傷害別人
第十四屆北京文博會開幕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