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為什麼你什麼都知道,卻不快樂?

為什麼你什麼都知道,卻不快樂?

1

最近,在補完熱門綜藝《我最愛的女人們》後,梨深切的感覺到,戀愛、結婚,真是個技術活兒,是應該考證,分級的那種。

畢竟,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夠幸運,沒準兒就會變成因為眼淚與矛盾齊飛而數次登榜熱搜的鐘麗緹和張倫碩。

想想看,縱使你再任勞任怨,老公眼裡的你還是懶惰自私,奉獻不夠,擱誰誰能受得住啊。

而鍾麗緹在被張倫碩吐槽「懶」的時候,竟然沒有當場炸開。對此,梨感到由衷的欽佩。

事情的起因是他洗澡時,老婆鍾麗緹抽了紙巾給他遮攝像頭,他覺得不夠嚴實,怕走光。

對此,他表現的如同一枚被點燃的超級賽亞人小鋼炮,在房間里上躥下跳,連珠炮似地數落了一通,要求老婆給自己道歉,甚至跑到媽媽那裡,以生怕上下兩層樓聽不見的音量數落老婆的缺點。

而這一切都只是因為——「並沒有人care的他洗澡時的樣子可能也許maybe走光了」。

哥,自己怕走光,也是可以高抬貴手去遮一下攝像頭的。

哥,自己不是3歲孩子了,有問題就別再找媽媽了。婆媳關係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易碎品,你就不要再往裡頭扔磚了。

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生氣的是,在張倫碩罵罵咧咧老婆不盡職的時候,他的老婆,鍾麗緹竟然還在勤勤懇懇地給他做飯?

節目中,鍾麗緹不止被老公數落,還要被婆婆指揮著幹家務。

一邊任勞任怨地幹活,一邊被婆婆嫌棄「年紀大了點」。

可這還不是最讓人火大的。

最最最令人跳腳的,還是張倫碩對鍾麗緹的態度:這本來就是你的活兒。

沒有感謝就算了,鍾麗緹為家庭任勞任怨付出的一切還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梨實在是既生氣又心疼,作為一代女神的鐘麗緹,還遭遇這種婚姻關係的「情感暴力」,即默認某些事天生就應該是女性的工作,又何況生活中的普通女孩兒呢?

比如——

洗衣球/拖把......在哪兒?你竟然不知道?

(為什麼總來問我,我應該知道?)

你沒讓我倒垃圾啊。

(為什麼需要我讓、吩咐、指派你來做事?我也沒有認領總管家的身份)

更甭提還有無數的「我沒看到」「遙控器呢」「你順手收拾一下嘛」「欸我那條領帶呢」「你不要亂動我東西!」「今天又吃西紅柿炒雞蛋?」

如果你想對此抗議,等待你的就是你不收拾就永遠沒人收拾的茶几、洗衣機里洗完兩天沒人晾的衣服、桌上攤著的外賣盒、洗碗槽里越堆越高的碗碟。

這場角力到了最後,男方甚至還會帶著點委屈和狼狽的樣子表示,「太不懂事兒了,你看看這個家都成什麼樣兒了。」

好像「家成了這個樣子」都是你一手造成的,你才是有問題的那一個。

可笑不可笑?

試問這一代人誰不是被寵愛著長大的,誰又天生就會做家務呢?

為什麼有些人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把「我不會」「我不懂」「我不知道」掛在嘴邊?

2

「所以,為什麼女人什麼都知道?」

這個問題就跟「為什麼男人不喜歡洗澡」一樣聽起來毫無意義,但又完全找不到答案。

對於很多人而言,第一次聽到「問你媽去」的說法似乎比聽到「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還要早。

所有人都默契的認為,家庭中的女性都對家裡的任何事物都了如指掌:遙控器放在哪,備用電池放在哪,下水道漏了應該找誰......在家中發生的疑惑都必須靠家裡的那個女人才能夠被正確解答。

連小時候我們看過的電視劇里、廣告里、小說里,裡面的女性也大多是賢惠順從,能夠把家裡的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條。

這些無處不在的刻板印象,讓整個社會對女性產生了特定期待和要求,以至於讓不管有沒有走進婚姻關係中的女性都認為,女性似乎就「應該」這樣。

在這種環境下,身邊的男性在家庭環境中缺位似乎已經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既然一個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男人扮演了健忘、無知、甩手掌柜,那女性就自然而然極容易獨挑大樑。

她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家庭中扮演一個萬能的全知者,把甜甜的戀愛戲碼演成歷盡艱險的大女主劇。

可即使生物知識有限,梨也知道,女生們的腦部構造沒有天生就比男性多個記憶儲存處,也沒聽說過哪個學校專門教女生們怎麼寫什麼「家庭記錄」,來幫她記住老公的臭襪子扔在那兒了。

那些抗議著被加班綁架的男人們,把更多的自己貢獻給了公司,而作為「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要懂得自己換水、修馬桶、換燈泡、搬家……在聯繫不上開會的老公時,還避免不了半夜三更自己帶著家中突然生病的老人、孩子急忙奔赴醫院這種事。

韓劇《認識的妻子》里,第一集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情節:

妻子偶然要加班,從早晨就囑咐了丈夫幫自己去幼兒園接孩子,丈夫雖然滿口答應,但是因為在公司忙得暈頭轉向,早就把孩子給忘了,幼兒園老師等不到家長來接孩子,只能打電話給他妻子(救命!即使連幼兒園老師也會默認打給母親。)

最後,等不到丈夫接電話的妻子只好把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去接孩子。

因為喪偶式育兒導致的婚姻危機里,妻子歇斯底里地喊出了那句經常出現在現實中的台詞——

總是在家庭中缺席的男性,不僅在在體力活上常常失職,精神上對妻子的陪伴更容易變成空白。

當女人們開始向他們傾訴生活中瑣碎的不如意時,男人不是困到鼾聲四起,就是耐不住性子說出類似於「我工作一天回家了,你能不能不跟我講這些煩心事了?」的引戰台詞。

至於孩子,基本上大小事兒都是被媽媽包圓兒了,男人們基本上是頂著「爸爸」的頭銜,在等待中直接享受育兒成果。

在享受的同時,面對另一半偶爾冒出來的抗議聲,他們蹙眉,「我不懂嘛!如果我懂我肯定就會做啊!」「她們知道啊,她們難道不是都知道嗎?」「我工作了一天到家累都累死了,你不能幫忙做一下嗎?」

所以你看,女人真的是天生什麼都知道?還是在對方冷漠或者無視的間隙,一點點學會的呢?

3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女人會的越少,她得到的愛可能就越多。」

這讓梨想起了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示範,如何「霸氣強制」幫老婆剝蝦的王祖藍。

王祖藍的老婆真的不會剝蝦嗎?

不是吧,是因為王祖藍愛她,捨不得讓她剝蝦,才讓她由「會」變成了「不會」。

作為今年的新晉奶爸,王祖藍傳因「檔期問題」退出了跑男。

事實上,他曾在採訪中坦承真正的原因是:「錄跑男沒法每天回家。」

珍惜陪伴家人的時光,是他一直以來的本能。如果要在外工作一整天,他會希望中午能夠回家陪老婆吃頓飯,哪怕下午再出門,也是開心的,並不麻煩。

有一次工作結束後要飛回去,但航班已經沒了商務艙了,他改成了經濟艙連夜回家。

因為他不想失陪能和愛人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

一個這樣忙碌的明星都能給到的陪伴,日常生活中的男人給不到嗎?

哪怕是順手幫忙收拾一下東西,或者是午休時間的一個電話,甚至是多問一句「在幹嘛」,對她們來說,都是一份「陪伴」。如果我們沒辦法在家庭中承擔更多,那就請不要缺席對方的精神世界,至少不要缺少陪伴。

因為陪伴能讓時刻變得珍貴,更能讓愛變得深刻且綿長。

4

現實生活中,很多「失陪時刻」不止出現在一個家庭的女性身上。

在失陪的陰影下,除了「她們」,還有「他們」。

過於早熟的孩子,努力不給你添麻煩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寵物。被失陪時每個人的無助都一樣。

「他們」也會變得什麼都知道。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催淚微電影《親愛的隱形人》中就講述了這樣幾個小故事。

開頭,兒子正躺在床上聽媽媽講晚安故事,只不過,用的是視頻。

看著視頻那頭加班的媽媽,兒子小聲的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看著兒子希冀的目光,另一頭的媽媽猶豫了,她不知道還能如何應答。

第二個故事,分手後的女孩兒在房間里獨自買醉,打開微信,往閨蜜群里邀請大家來家裡喝酒。

但沒人響應。

第三個故事,關於一對父母,他們在家做好了一桌子的飯菜等待兒子回來開飯,在今天過生日的爸爸笑容里洋溢著幸福。

而這種笑容,很快因為兒子的一條加班消息凝固在了臉上。

還有疲倦到家後看見只顧自己打遊戲的男友的女孩兒。

甚至連寵物都會被失陪的沮喪所縈繞。

比起人類,它們的處境甚至更加被動。

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顯示,居民陪伴孩子生活的參與率僅為18.9%,每天陪伴孩子的平均時間只有36分鐘,居民陪伴成年家人的參與率僅有5%,每天陪伴成年家人的平均時間只有8分鐘。

所以後來他們變得什麼都知道了,他們開始知道知道無助的時候如何自助,悲傷的時候如何克制,知道如何才能忍耐和消磨你缺席的時光。

可是,你可以把自己當作生活里的隱形人,他們卻不能。

他們想和你是分享那時那刻的喜怒哀樂,而不是在很久之後的一句輕描淡寫的唏噓,「愛有時差」。

新城控股敏銳的覺察到,「親密關係中的陪伴缺失」正逐步演變成一種極度普遍、卻被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

這支《親愛的隱形人》的微電影,也正是由他們策划出品。

截至目前,新城集團的「我愛你·五月」已經走過了第三季,這是新城控股集團,以旗下商業品牌「吾悅廣場」為依託所打造的為期一個月的品牌嘉年華。

作為一家以「讓幸福變得簡單」為企業使命的房企,新城控股在努力洞悉陪伴,創造美好,更新城市生活方式,不斷為幸福生活賦能。

2019年的「我愛你·五月」以「讓陪伴發生」為題,通過以一座座充滿幸福感的吾悅廣場為載體,提供豐富多彩的商品、體驗、娛樂、服務,只為讓你擁有一個足夠幸福的,有溫度的,能和家人共處的場所。

陪伴從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也許就是一次電影,一次娛樂體驗,一次購物,能夠擁有和你共處的歡樂時光,他們就已經覺得足夠幸福。

生活里有了陪伴和愛,他們就不再需要無所不知。

編輯:梨

撰文:小豬子、長島冰茶、mollie、誰端、Tsing、Gav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己SELF 的精彩文章:

奚夢瑤教你如何摔入豪門,吳昕沈夢辰教你變廢為寶,李勝利教你如何管理時間,這些書太想買了

TAG:悅己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