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南戰爭世紀火槍技術高超,被中國朝代學習,對明清戰爭影響深遠

越南戰爭世紀火槍技術高超,被中國朝代學習,對明清戰爭影響深遠

與明朝同時期的越南後黎朝模仿明朝制度日益強大,軍事上對西征伐盆蠻部落,對南邊消滅對抗安南數百年的占婆國。在這些對外征伐戰爭中,交趾火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黎聖宗就以「雷炮陣地隆隆響」的詩句描述黎軍使用火器的狀況。

後黎朝權臣篡位,安南進入戰爭世紀

不過黎聖宗之後才三代,後黎朝就進入內亂,皇室不斷為爭奪王位進行鬥爭,之鬥爭中這些黎軍也曾使用火炮,皇室更是在奪位之後使用火炮將前任炸的粉身碎骨。

《大越史記全書 本紀卷十四》記載黎威穆帝被堂弟黎襄翼帝(稱帝前為簡修公)奪取皇位,黎襄翼竟然使用大炮炮決昔日的帝王。

帝飮鴆自盡,簡修公以帝前日殺父母兄弟之慘,憤猶未解,使人以大炮置屍火處,炮發,散盡骸骨,止以餘燼回葬母鄕扶齡安陵,降為愍厲公。

頻繁的皇室內鬥導致皇權旁落,黎昭宗時權臣莫登庸擁有軍權,廢立皇帝,最終逼迫黎恭皇禪位,莫登庸建立莫朝。莫朝建立後昔日支持後黎朝的清化土豪不願臣服莫朝,紛紛起兵擁立後黎朝皇室,最終形成越南南北朝時期,北朝為莫朝,南朝為黎中興朝(後由於權歸鄭主,稱呼為黎鄭朝)。

自此安南烽煙四起戰火連綿,四分五裂,先後出現的莫朝、黎鄭朝和阮主等政權,政權之間相互攻擊,使得越南自嘉靖之後陷入長達幾個世紀的拉鋸戰爭。

裝火器槍的漆殼

安南內部的戰爭促使交戰各方加強武備,不斷是研究出打敗敵人的先進武器,使得安南武器製作出現了歷史上少有先進現象, 被稱為交趾火槍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頂峰,並以「交槍」的名字屢屢出現在明末清初的中國古籍,給當時的明人和清人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徐霞客就曾記載:

遇交夷十餘人,半執線槍,俱朱紅柄,半肩鳥銃,身帶籘帽而不戴,披髮跣足,而肩無餘物。

清初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

揭昭儀曾客交趾。余問以其地之風土。雲安南與交趾今分二國。安南王。今交趾之婿也。地產象。以象為陳。善火攻。交槍為天下最。然其人柔弱。不堪用也。

交槍曾深深影響明清戰爭

明清交戰時各方也從安南各方引進「交槍」,從而使得「交槍」在明清易代戰爭屢屢出現,當時無論是臨近越南的南明還是南下的清軍都曾不同程度使用「交槍」,可以說當時小小的「交槍」發揮了很大作用,甚至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作用。

交槍火器

邵廷采《西南紀事》卷十〈李定國〉條: 就曾經南明軍與清軍對戰時大量使用「交槍」:

…十一月三日,大清敬謹親王兵號十萬,至衡州。(李)定國遇河上,甫接少卻,親王恃勇,舍大軍而追,定國設奇搗中堅,過險伏發,交槍起害,親王軍遂潰。…

明末反清復明的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也曾記載:

卷二 地語 銅柱界

其地城郭不完,兵止徒卒,器止交槍,絕無中國長技。向者乘我艱危,阻絕天使,某將軍以數百騎突之,夷椎數萬,踉蹌潰走。所乘象,聞叢雷大炮,亦輒崩奔,其脆弱可見矣。

黎朝鄭主時期的光南,其南向的擴張便主要得力於新武器的威力。曾經前往廣南國的廣東和尚大汕在《海外紀事》就曾記載

十三日,差太監頂禮,云:明日,王出演武場操象,半月始還,欲請老和上(尚)一觀。允否?余諾。號旗招動,諸軍輪刀槍奔象前,火器齊發,煙焰迷空。象兀不動。須臾,銅鼓連響,軍奮前觸象,奴以鉤斲象首,武士鉤其股,群象騰踏直趕,軍退走伏避,象各以鼻卷芻人而還。稍後,則鉤槍並下,皮開血出,甚至困仆不能起者。畢以此分殿最焉。

這是大汕在廣南的遊記,此段敘述的是他與越南王一同觀禮演習的部分──戰象的演習,反映是廣南火器十分厲害。

總之,火器自安南陳朝進入越南後,此後數百年得到發展,也因為安南陳朝之後屢屢戰亂,越南明清處於戰爭世紀,火器發展達到頂峰,使得當時「交槍」深受影響了明清易代戰爭及越南的南進和歷史進程。

參考資料:《大越史記全書》、《明史》、《廣陽雜記》、《廣東新語》、《海外紀事》

論文:孫來臣《1390_1497年間中國的火器技術與越南》

圖文:知越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南古與今 的精彩文章:

宋朝300年始終不承認越南為外國,只封其國王為地方藩鎮節度使
越南末代皇太子上色彩照:3歲穿龍袍接受冊封,成年後神似吳奇隆

TAG:越南古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