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訪英受女王大禮接待 美英特殊關係是否依然?

特朗普訪英受女王大禮接待 美英特殊關係是否依然?

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於6月3日早晨飛抵倫敦斯坦斯特德空軍基地,對英國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他在美東夏令時2日晚間8點30分離開了位於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開始4天的歐洲之行。

特朗普的訪英日程包括與女王會晤、在英國的朴茨茅斯和法國的諾曼底參加紀念二戰盟軍D日反攻歐陸登陸75周年的活動,75年前,15萬盟軍將德國軍隊從法國趕走;並訪問愛爾蘭。白宮稱,總統這次訪問將重申美英兩國之間「堅定和特殊的關係」。同時,特朗普的英國之旅不僅將充滿盛況,還會有抗議如影隨形。

6月3日,伊麗莎白二世及查爾斯王儲夫婦在白金漢宮舉行盛大儀式歡迎特朗普總統,當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乘坐「海軍陸戰隊一號」專用直升機由美國大使館抵達王宮後院時,查爾斯王儲與妻子卡米拉上前迎接,並陪同美國總統檢閱了英國皇家御林軍—大名鼎鼎的冷溪衛隊,御林軍在王宮草坪鳴放41響禮炮。

當特朗普與等候在宮殿入口的女王握手時,兩人使用了一種奇怪的「拳頭對拳頭」方式。英國《每日郵報》引用手勢語言專家朱迪.詹姆斯的話推測,以握手強有力而聞名的特朗普不能以通常的方式與女王握手,因為女王通常只伸出她的指尖,因而,他與伊麗莎白二世握手會比較拘謹。

隨後,女王陪同特朗普總統一行參觀了白金漢宮內的王室藏品,並贈送了珍貴的禮物。特朗普收到的禮物是丘吉爾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精編第一版,書上鑲金,裡面有幾頁用絲綢製作;女王還送給美國總統一套筆,共三支,送給梅拉尼婭一個特別定製的銀色盒子。特朗普總統夫婦和他們的成年子女,以及隨行的美國政府高官,參加了伊麗莎白二世舉辦的國宴。應當說,英國女王是特朗普在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真正懷有親切感的人之一。

去年7月訪英,特朗普總統曾在「空軍一號」專機上接受《每日郵報》記者皮爾斯.摩根獨家專訪。穿過300名高度警戒的特勤人員、經過4次安檢才登上總統專機的摩根,是少數獲得機會能近距離採訪特朗普的記者。在此次訪談中,特朗普談到與英國女王的初次見面,真情透露其出生於蘇格蘭的母親是女王死忠粉絲。

當被問到走向女王時想些什麼,特朗普說:「首先我想到我媽媽。我媽媽已經過世多年,她以前是女王的超級粉絲。她覺得女王是一個優雅的女性,是偉大的女人。還記得我小時候,只要是跟女王有關的任何儀式,我媽媽都會守在電視機前面。

當時,特朗普總統連聲稱讚年過九旬的伊麗莎白二世:「她是一個令人讚歎的女人,她是如此精明、如此美麗,我說的美麗是兼具內在與外在。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他還當面向女王提起自己的母親,女王則談到了她見過面的每一位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杜魯門是她第一個認識與見面的美國總統,接著她列出了一連串的名單。」

摩根在專訪中寫道,看得出會見女王對特朗普意義有多重大。他告訴特朗普總統:「您在天上的母親應該看到這一幕。」總統回應稱:「她會很驕傲。」

相比2018年對英國的工作訪問,2019年的國事訪問包含更高的規格與更大的排場,費用也由東道國承擔。唐寧街10號曾在特朗普上任不久便發出邀請,但由於維安等一系列原因被推遲。特朗普一年前訪英,更有10多萬人在倫敦和英國其他地方舉行抗議。今年組織者宣稱,他們預計抗議人數會跟去年差不多,他們會抗議特朗普總統的諸多政策,如移民和氣候變化等。華盛頓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查爾斯.庫普坎說:「一會兒說要進行,一會兒又說要取消。特朗普的國事訪問引發了巨大爭議。

在英國期間,特朗普將與特蕾莎.梅首相舉行雙邊會談。梅首相在美國總統離開兩天後即6月7日辭職,因為她未能就英國退出歐盟達成協議。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雅各布.帕拉基拉斯說:「我估計他會在公開場合對梅評價很高,並祝她一切順利。但我不認為這段關係有多深。我不認為他們兩人意見一致,或者有很強的私人關係。」

特朗普總統在出訪英國前夕,大膽打破外交傳統,公開聲稱他支持接替特蕾莎.梅首相的熱門人選—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及另一位脫歐派幹將—奈傑爾.法拉奇;他還力挺英國無協議脫歐。6月2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太陽報》等報刊發了對特朗普的行前訪談。這位美國總統提出,倫敦當局應該無協議脫離歐盟,並拒絕支付「脫歐分手費」390億英鎊。

特朗普說:「我認為,前外相約翰遜會是接替英國首相梅的優秀人選。」但他又說:「支持他們不是我的事。但我很尊重這兩個人(約翰遜和法拉奇)。」在倫敦停留期間,特朗普總統或將與約翰遜和法拉奇會見。

特朗普總統建議英國如果無法獲得較好的協議,應拒絕和歐盟繼續談判。他說:「我就會掉頭就走。如果你們無法得到想要的協議,如果無法獲得公平的協議,你們就該馬上走開。」在脫歐分手費方面,特朗普說:「如果我是英國政府,我不會支付脫歐分手費500億美元。這就是我。我不會付錢,那可是一筆大數目。

英國BBC、《衛報》等媒體就美國總統的上述言論指出,特朗普接受英媒採訪所說的這些話,完全破壞一國領袖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外交慣例,特別是在即將訪問該國之前。BBC還說,英國若無協議脫歐,雙方公民往來、交通運輸、邊境檢查至少短期內會受到嚴重影響,可能導致英國部分物資短缺,工廠因缺料停工。另外,歐盟市場將大幅縮減對英國開放程度,支付歐盟「分手費」問題恐怕也要透過訴訟解決。

英國脫歐的後續工作將留給特蕾莎.梅首相的繼任者,不過目前還看不到化解各方針鋒相對立場的清晰途徑。特朗普仍可能和梅首相的看守內閣討論與當前英美關係有關的重大問題,包括華盛頓和倫敦貿易協議的談判,乃至如何與伊朗等國打交道。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學者帕拉基拉斯說:「……會談到對抗伊朗的問題。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美國對抗伊朗的願望要比英國或法國大得多。」2日離開白宮時,特朗普總統曾對記者們放風,他的本次出訪將「非常有意義」,他相信美英兩國有機會在不遠的將來達成一項「十分重大的貿易協議」。

特朗普總統在踏上英倫的土地後,將再次享受他所來的巨大爭議感。正在角逐首相大位的鮑里斯.約翰遜、奈傑爾.法拉奇還有保守黨領導層,肯定是歡迎美國總統到來的,在英國民眾當中也不乏特朗普的擁躉。BBC外交記者詹姆斯.蘭代爾評論道,「特朗普已經與接替特雷莎.梅的熱門人選建立了牢固的關係,一些保守黨領導人可能會對此感到高興。」美國駐英大使伍迪.約翰遜更是興奮不已,作為與特朗普相交40年的老朋友,他早早就在推特網站上為總統國事訪問開通了倒計時。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被明確排除在美國總統的會見日程之外。汗在《觀察家報》上發表文章,稱歡迎特朗普對英國國事訪問「有悖於英國理念」,並羅列出特朗普總統轉發了一個「英國極右翼種族主義組織」的推文、否認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和取代特蕾莎.梅的角逐中「試圖明目張胆的干預」。

而特朗普總統立即以推文反擊,表示汗市長「是一個冰冷的失敗者(stone-cold loser ),他應該專註於倫敦的犯罪,而不是我。」他譏諷的是汗對2017年6月發生的倫敦橋襲擊案處置不當。被問到是否對與薩迪克.汗會面持開放態度時,特朗普回應:「不。我覺得他不怎麼樣。」

在被媒體隨機問起對特朗普到訪的感想時,倫敦市民特德.霍爾姆斯說:「我認為他就沒有一點好處。他還撒謊。他行為十分失當。」漢娜.拉卡瓦克說:「一個如此行事又如此說話的總統怎能被允許從政呢?我認為這很可笑。」其他共和黨總統亦在大不列顛有過受大眾冷遇的先例。里根總統1982年於英國軍事基地部署核導彈後,訪英時遭遇英國人抗議;小布希總統2003年攻擊伊拉克後,英國人也發起抗議。

但英媒民調也顯示,英美兩國之間的文化共性依然得到普遍認同。市民維維恩.塔尼斯說:「我不確定兩國間的關係還那麼牢固。可我的確感到關係依然存在,是的。」漢娜.拉卡瓦克說:「如果大眾希望,兩國關係就依然牢固。無論誰當政都是如此。詹姆斯.博克說:「他(特朗普)能為美英關係而來,這很重要。可這僅僅是因為美英之間關係良好。」英國政府高官則堅稱,英美兩國仍舊存在著「特殊關係」。

二戰結束不久,英國首相丘吉爾用「特殊關係」一詞來形容倫敦與華盛頓之間緊密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和歷史雙邊關係。此後美英兩國的領導人都在執政時期強調兩國由來已久的密切連接,「從里根總統和撒切爾首相,到布希總統和布萊爾首相,再到奧巴馬總統和卡梅倫首相都是如此。」

華府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研究員庫普坎說:「英美關係是19世界末以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國與國之間成功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英兩國以後就一直是誰也離不開誰。」但是大西洋兩岸的觀察家現在都注意到,在特朗普總統和首相特蕾莎.梅執政時代,情況出現了些微妙變化。「特朗普公開批判特蕾莎.梅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的處理方法。領導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全部。」

熟悉大西洋兩岸關係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帕拉基拉斯承認,英美關係就像其他國與國間的關係一樣,也存在潮起潮落。可是他提醒世界,英美關係並不是表面的鬆散樣子,帕拉基拉斯說:「兩國關係的真正基礎包括兩國情報機構之間、安全部門之間的隱蔽關係,包括英美兩軍的整合,涉及在美國大學就讀的英國學生,涉及兩國電影製片廠和演員之間的合作等等。這些才是這種特殊關係的核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左布衣 的精彩文章:

誰將接替特蕾莎.梅?英國首相主要競逐者登場
特朗普訪日強化美日同盟 東京將增購105架F-35戰機

TAG:江左布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