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譯電員粗心釀大禍,譯漏一字致三萬人葬身火海,三個高官人頭落地

譯電員粗心釀大禍,譯漏一字致三萬人葬身火海,三個高官人頭落地

抗戰全面開始後,正面戰場的中國軍隊節節敗退,致使中華大地上的大量物資和設施都有了資敵的可能。湖南省會長沙為國民政府最重要的戰略基地之一,儲備了大量戰略物資。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武漢的機關、工廠,以及大批難民和傷兵湧入長沙,長沙市人口從1934年的38萬人驟增到50多萬。為應對日寇的進犯,國民政府制定了一個「焦土抗戰」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即當日軍攻入距長沙市不到15公里的時候,放火將無法帶走的物資和設施燒毀,防止其被日軍所用。

日軍攻克武漢後,繼續向西推進,在距離長沙二百多里的地方和中國軍隊對峙起來。蔣介石致電當時的湖南省主席張治中,長沙一旦失守,撤退前要實施焦土戰略。張治中把警備司令酆悌找來,密商焚城方案。商定的結果是,在我軍自汨羅撤退後,而日軍進入長沙城郊30里時,下令開始行動。

為了縱火行動能夠萬無一失,張治中在11月13日安排了一次預演,大概凌晨四點的時候檢閱鄷悌等人為焚燒長沙所做的預習準備。大概凌晨四點的時候檢閱鄷悌等人為焚燒長沙所做的預習準備。就在等待張治中的過程中,日軍推進了距離長沙250華里的新牆河,前方發來電報,通知此消息。結果破譯員少翻譯了一個字,把牆字漏掉了,內容變成了日軍已經抵達新河。

新河在長沙城外20里處,此消息傳開,引起軍內恐慌,負責縱火的隊員得知後驚慌失措,將引火物資點著,其他地方見此,以為是信號,也開始點火,大火蔓延,霎時間長沙成了火海。沒有任何準備的居民還在睡夢中,一看著火了,四處奔逃。由於消息的誤傳,很多人根本沒有任何準備,使得三萬多人無辜喪生,無數歷史古迹被毀於一旦,近九成的房屋被燒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現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建成墓誌出現,有一奇怪現象,專家:李世民果然是千古一帝

TAG:重現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