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米芾《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墨跡絹本,行書。縱29.7厘米,橫284.3厘米;書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歲時,共書自作各體詩八首,計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歲時(1088年),在蜀素上所書的各體詩八首。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蜀素」是北宋時四川造的質地精良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有個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裝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寶,此卷相傳為邵氏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蜀素帖》經宋代湖州(浙江吳興)郡守林希收藏二十年後,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請,結伴遊覽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請米芾書寫,米芾才膽過人,當仁不讓,一口氣寫了自作的八首詩。卷中數詩均是當時記游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記」。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蜀素帖》書於烏絲欄內,但氣勢絲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縱,用筆俊邁,筆勢飛動,提按轉折挑,曲盡變化。《擬古》二首尚出以行惜,愈到後面愈飛動洒脫,神采超逸。米芾用筆喜"八面出鋒",變化莫測。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充分體現了他「刷字」的獨特風格。因蜀素粗糙,書時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後跋曰:「此卷如獅子搏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 另外,由於絲綢織品不易受墨而出現了較多的枯筆,使通篇墨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動人。

《蜀素帖》明代歸項元汴、董其昌、吳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鴻緒、傅恆之手,後入清內府,現存台灣故宮博物院。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湖南衡陽人,現定居深圳。齋號安寧精舍、共梅軒,以書畫篆刻為業,網路書法創始人,中國書法網、國畫網站長。師從當代書畫印大家石開先生、吳悅石先生。榮寶齋畫院吳悅石工作室畫家,東一書畫院書畫家,「深南道」藝術家群落成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書法院創作員,深圳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深圳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作品被深圳美術館、廣東書法院等多家藝術機構及海內外藏家收藏。

傅志偉精臨《蜀素帖》卷

32X500cm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傅志偉精臨米芾《蜀素帖》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進入拍賣專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西泠丰神 浙派正宗——懷玉印室舊藏西泠六家篆刻
零基礎書法愛好者的福音,大咖導師教學,詳情請戳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