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莊子:掌握了這五條原則,與人相處才能輕鬆愉快

莊子:掌握了這五條原則,與人相處才能輕鬆愉快

莊子在《人間世》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顏迴向孔子請辭,說要到衛國去。因為他聽說衛國國君剛愎自用,倒行逆施,所以想前去勸諫此君,為民請命。

孔子一聽,笑了。他說:「回啊,你這是想去挨刀嗎?雖然我有和你講過,我們就像醫生一樣,專去治理混亂的國家,但是有個前提,你得先把自己治理好了。所謂先存諸己,後存諸人,你的一套東西得在自己身上先站住腳了,才能拿去匡扶別人。但是你看你自己正了嗎?

「況且就算你已經德性很深厚了,也不一定能通達人心,不能通達人心又如何能說服別人呢!古有關逢龍,比干,他們的德性夠不夠深厚?但照樣被暴君所殺。因為他們在暴君面前講那些仁義規範之類的東西,這不是馬屁股上拍蒼蠅嘛!你又準備如何去勸諫衛國國君呢?」

顏回說:「我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為人正直而又謙虛,做事勤勉而又忠實,做個直臣;一個是內心有原則而表面很順從,援引歷史教訓和古人之說來進言,做個智臣。」

孔子說:「你這兩個方案都有問題。直臣就不用說了,很有可能被直接幹掉。至於做個智臣,自保是可以了,但要想規勸暴君那還差得遠。我這倒是有些建議,你聽聽看吧!」

01

「與人相處第一條,要能做到『無我』,去掉內心成見。只有拋棄了自己的想法與主張,你才能準確地查知對方的想法,跟隨對方的心意,知道他什麼時候想聽什麼話。在他想要聽的時候就進說,他不想聽的時候就不說,這樣就不會有任何危險了。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便是這個道理。

02

「與人相處第二條,要能做到『無為』,不要抱著目的心去行事。風吹落瓦片打到你的頭,你不會生氣,但如果是被人有意用瓦片打到頭,你就會很生氣。所以有些事,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別人並不會怪罪,但如果被人發現你是有意為之,就危險了。

03

「與人相處第三條,說話一定要謹慎。說話就像吹風,一陣小風吹出去可能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話一說出口,可能就有人信以為真,付諸實踐跑去冒險,所以一定要慎言。

04

「與人相處第四條,保持真實,杜絕浮誇。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實情,不要因為憤怒而在言辭中添加過分的憎惡,也不要因為喜悅而在言辭中添加過分的親近。大凡過度的話語都類似於虛構,虛構的言辭其真實程度也就值得懷疑。懷疑產生了,裂痕也就存在了。

05

「與人相處第五條,不要過分苛責他人。被獵殺的猛獸死到臨頭,什麼聲音都發得出來,恨不得咬人一口。如果對人過分苛責,必會產生不好的念頭來應付,並且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兔子急了會咬人,狗急了會跳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造成什麼後果又有誰能料想得到呢!」

我們常用「虎狼」來形容一個人的殘暴,但現實中的虎狼,卻能與飼養人相處得很好,它們見到飼養人了,還會討好獻媚呢。這不正是因為飼養人摸清了虎狼之性,順著它們的性子與它們相處嘛!

飼養人從不用活物喂虎,因為怕虎撲殺活物的時候又發怒,回歸暴烈的天性。也不用整隻動物喂虎,而是切成碎塊再喂,因為怕虎撕裂動物的時候又發怒,恢復殘酷的本能。按時供應食物,疏導它的憤怒之心,讓它平平靜靜,又怎麼會不好相處呢。

所以與性情不好的人相處,一定要表面順著他以示親近,但又不要關係過密,否則就容易栽了進去成了附從;一定要在內心中順著他的秉性暗暗疏導,但又不要表露心意,否則就容易被認為有意做作,而招來禍害。慢慢地將他思想疏通引入正軌,便可進一步達到沒有過錯的地步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品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不要亂認老家了!中國姓氏分布圖出爐,看看自己的根在哪裡?

TAG:靜品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