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他靠一根吸管,把一毛錢的生意做到收入過億,成為中國吸管大王

他靠一根吸管,把一毛錢的生意做到收入過億,成為中國吸管大王

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城,這裡誕生過無數的傳奇故事,雙童吸管的創始人樓仲平就是其中一位,他把一根小小的吸管做成了年產值億元的隱形巨頭。樓仲平也被不少媒體稱為「吸管大王」,公司佔據全球90%市場份額;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把一個領域做精做深,都大有前途。

眾所周知,浙江人的經商思維由來已久,在義烏出生長大的樓仲平也不例外,由於家裡並不富裕,他早年收過廢品,賣過牙刷,擺過地攤,做過鐵匠等等,可以說經歷非常豐富,也跑遍了大江南北。九十年代初,他回到義烏老家,當時義烏的小商品城剛剛建成不久,他就跑過去租了個攤位賣小商品,邊賣點小東西邊看機會。

樓仲平出生在義烏一個貧苦的家庭里,家裡共有6個姐妹,為了生計,他14輟學,隨父親「雞毛換糖」走南闖北。到了1991年,他回到義烏結束了貨郎擔的生涯。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無意間發現塑料製品非常的受歡迎。但是很快就會被別人模仿,分去生意,這也就賺不到錢了,想要脫穎而出的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後來他發現做吸管生意的人很少,越不起眼的小生意通過薄利多銷也能做成大生意,他認識到這一點,便跨出了賣吸管的第一步。夫妻二人加上一些工人,就開始了自產自銷吸管,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

到了1997年,競爭的激烈加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許多吸管廠商都退出了這場「爭鬥」。這時的樓仲平也心生退意,但是頗具眼見的他告訴自己,「吸管在將來絕對是一門大生意,就此放棄的話太可惜了」。他憑著自己的感覺,別人退出了,說明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樓仲平花了2000元錢在工商局註冊了「雙童」品牌,也是當時賣得最火的外包裝。有了商標保護了,樓仲平的吸管立刻體現出了差異化,銷量穩步增長。更重要的是,因為有了品牌,可以有機會尋求與大公司合作。1997年,當其他競爭者們為了國內市場打的頭破血流的時候,樓仲平將目光轉移到國外,開始拓展國際市場。進入2000年後,樓仲平又率先將目光放在高端吸管的生產的研發上,將單只的吸管的價格從8厘錢提高到最高的幾元錢,一舉搶佔高端市場。

在今年十月舉行的義博會上,樓仲平公司的吸管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在走進位作工廠時,看到了精湛的生產工藝,以及吸管包含的科技創新,外界紛紛給予讚歎。如今,這家企業年產吸管7000多噸,產值約2億元,累計擁有吸管類專利一百多項,近些年吸管的產量不斷上升,多的時候每天要生產上億支,國內外的客戶爭相上門。

對於員工的生活,樓仲平也極為重視,早在建廠之初便投入三千多萬元讓廠里的員工住三星級宿舍,裡面的每個房間都配有乾淨整潔的洗手間、寬敞明亮的洗衣陽台,並配有各種傢具,每個房間安裝有空調,並有24小時供應熱水洗澡和純凈飲用系統,所的硬體設施都是按三星級的標準配備,盡量為員工提供後勤保障。

在談到企業經營時,樓仲平表示:「德國、日本製造業是中國製造業追趕的目標。你看看他們的中小企業,非常專註,極具工匠精神。你變來變去,肯定一輩子什麼都做不好。沉下心來,再難的事也能做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真真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大鞋廠,巔峰時期有10萬員工,如今只剩1.2萬人
低調的外資巨頭,曾扶持李嘉誠成為首富,如今平安是其背後大東家

TAG:職場真真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