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西修鐵路挖出孫權姐夫墓,考古隊拆了古墓之後,卻又後悔不已

江西修鐵路挖出孫權姐夫墓,考古隊拆了古墓之後,卻又後悔不已

鐵路工人發現古墓,墓主人竟是孫權姐夫,之後考古隊便將墳墓遷移

文/一休道

中國江西省的吉水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而且根據當地縣誌的記載,在宋朝和明朝事情,就出現過「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盛況。在吉水縣的附近有一個名為文峰鎮的地方,就在這個鎮子的外面有一個名為「三碗齋」的地方,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像是古代人們用來祭拜的齋飯,因此就有了這個名字。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江西省正在修建京九鐵路,修建的路線正好會經過三碗齋,就在鐵路工人在工地里挖掘地基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古磚以及陶瓷碎片,隨後考古專家便趕到了此地,在經過了一番清理之後,一座結構複雜、規模宏偉的磚室古墓就呈現在了人們的眼中,這座古墓的面積一共超過了900平方米。

由於這座古墓被盜的非常嚴重,因此在古墓里只出土了120件文物,其中有珍貴的青瓷茶具、青銅白虎和朱雀等,考古專家根據這座古墓里的文物以及墓葬格式推斷出這是一座三國晚期的東吳大墓,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而且因為在江南地區還未發現過如此大規模的古墓,因此這座古墓也被稱之為「江南第一墓」。

只不過這樣也就給考古專家留下的疑惑,畢竟在三國時期,吉水地帶並不是經濟富庶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蠻荒之地,有怎麼會出現一座如此大規模的古墓呢?而墓主人又會是誰呢?後來考古專家在查閱詢問了大量的資料之後才知道在古墓的不遠之地有一個名為譚埠的村莊,而這個村莊里人們的祖先就是三國時期東吳大將譚紹,同時也是孫權的姐夫,後來因為失寵了便帶著自己的家人回了老鄉。

之後考古專家還專門查閱了《三國志》,證實譚紹老婆的妹妹正是孫權的潘夫人,而且譚紹是皇帝的近臣,還被封為了騎都尉,手裡掌握著保護皇室安危的兵權,因為他的官職和人們發現的古墓規格像吻合,但是卻因為沒有明確的文字證明,因此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還有待考察。

在清理完古墓之後,因為要修建鐵路,所以考古專家便決定把這座墳墓遷移,而就在拆墓的過程中,考古專家卻有後悔不已,原來這座古墓是由罕見的磚干砌壘成的,在每一塊墓磚之間都沒有粘合物,而是利用了一種物理學的原理,但是就在重建的過程中,無論考古專家用了什麼樣的辦法,都沒辦法完全復原,最後還是採用了水泥磚砌法,可是也就成了這次考古行動中的一大憾事。對此,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跋涉者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覺得自己不善交際,謹記三句話,讓你從此變得人見人愛!
秦始皇陵里的水銀是否真的存在,考古專家表示:我們想的太簡單了

TAG:歷史跋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