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做人要多積「口德」,少說這3種話,好福氣自然來

做人要多積「口德」,少說這3種話,好福氣自然來

《增廣賢文》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是感情動物,也有虛榮的一面,所以人人都愛聽良言、好話,因為好的言語可以滋潤和溫暖心田,讓人寒冬尤暖;而尖酸刻薄的惡語猶如一把冰冷的利劍刺痛著人們脆弱的心,讓人六月尤寒。

如何正確說話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個人高情商的體現,也是成功做人做事的關鍵因素。老祖宗告誡我們:聰明人,有三不說,多積口德,福報多多。做人要多積「口德」,少說這3種話,好福氣自然來。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第一:看透的話;

常言道:「看透不說透,我們還是好朋友」,能夠將人或事物看透,這不算真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懂得內藏,大智而若愚,福報也更加長久,正所謂「藏者盛」是也!打個比方,你明知道朋友做了不好的事情,但你假裝不知道,給人以尊嚴,既維護了友誼,又彰顯了你的度量和智慧。夫妻之間的相處技巧之一,也是看透不說透。

當我們看透了某人或某事,千萬不要信口開河,毫無防備心理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都一股腦地拋灑出去,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就像曾國藩所說「謀可寡而不可眾,眾謀則泄」。

自古至今,從不缺乏聰明伶俐、天賦極高的人,但唯獨稀缺「才不矜、富不驕、貴不傲」的低調人物。比如說,三國謀士許攸助力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還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最後,許攸因為觸怒曹操而被殺,成了歷史上「話多被殺」的典型例子。

還比如,大將軍韓信的軍事韜略極高,堪稱「戰神」。劉邦問他自己可以帶多少兵,韓信說:「你最多可以帶十萬」,劉邦又問韓信自己可以帶多少兵,韓信毫不謙虛地說:「多多益善」。韓信雖然說了一個自己看透的大實在話,但也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終因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

正如曾國藩所說:「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那些能說會道的聰明人,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容易討人嫌,德行也薄,福氣也淺,往往也沒有好結果。比如說,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東漢末年的大才子楊修,東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等等。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管住自己嘴,收住自己的心,切忌不可說一些自己看透的話,做個難得糊塗之人,或許福氣更多。

第二:揭短的話;

明代處世《菜根譚》云:「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一個人聰明而有修養的人,不去責難他人的小錯,不去揭發他人的隱私,不要念念不忘他人過去的壞處。

老話說得好:「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兔子急了都會跳牆,狗急了也會咬人,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被激怒的人呢?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當眾揭露他人的短處,讓人難堪、下不來台,因為一旦結下仇恨,冤冤相報何時了?

你今天以何種面目對待他人,他人明日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就像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家人時說:「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所以,揭人短是非常不可取的,做人要多積「口德」,少說揭短的話,自然人際關係和睦,好福氣也會不請自來。

第三:背後議論的話;

雖說是「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但是背後議論他人的壞毛病的確是害人又害己,幾乎是百害而無一利。背後議論他人,不僅拉低了你自身的格局,敗壞了道德修養,又會損害他人名聲,激化敵我矛盾,繼而你陷入無聊的人事鬥爭當去,消耗精力,虛度光陰。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時間如流水,不舍晝夜;我們哪裡還有時間去閑聊八卦,對他人評頭論足、議論長短呢?更何況,議論他人只是消耗了注意力,困惑了自己,結下了矛盾,是非常划不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在背後議論他人的話,有意或無意,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會非常蹊蹺地傳入當事人的耳朵當中。而且,搞不好還是「三人成虎」,越傳越變味,到時候你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所以說,我們要管住自己嘴,少在背後議論他人,多積點口德,自然福報也多。

人生,有的時候,往往是無聲勝有聲,沉默比蒼白無力的語言更有說服力。你不說話並不是代表你傻,不知曉事情,而是內藏鋒芒,大智若愚,正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言:「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大家想要學習更全面、更系統的國學知識,可以搜索「琢磨君」,在首頁專欄下面查找、觀看!

今日話題:

您認為管好自己的嘴巴難不難?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君 的精彩文章:

一個家庭,若有這3種徵兆,會越來越興旺發達
一個人,擁有這2種心態,早晚能夠成大器

TAG:琢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