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家的故事 吳昌碩拜師

書法家的故事 吳昌碩拜師

「師說一篇陳歷歷,門生再拜舞蹲蹲」。這是藝術大師吳昌碩題楊見山遺像中的兩句詩,憶他承師楊翁的一則軼事。

楊見山名峴,號庸齋,自號藐翁,浙江湖州人。工書法,精經學,擅詩文,個性是他的「八分書」,二分似隸,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勁古樸,別具一格。他為湖州千臂亭所書「千臂亭」三字及題跋,千鈞筆力,字字珠璣,尤為今人所讚歎。吳昌碩與楊見山早年在吳興華樓橋潛園主人陸心源家認識。那時,楊見山是吳興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經常詩酒會於潛園;吳昌碩則隨陸氏手拓《千臂亭古磚圖錄》,早就有拜楊見山為師之意。

吳昌碩辭去安東令以後,流落蘇州街頭,以賣畫為生。一天,他莊重地備了一份大紅帖子,一身整齊,去寓庸齋拜楊見山為師。楊見山是個意氣瀟洒、生活不拘細節的人,一見吳昌碩這副樣貌:短褂長衫,衣冠楚楚,一進門便拱手長揖,有單膝下跪之意,不禁哈哈大笑道:「俊卿兄,你這是幹啥呀?」吳昌碩不知所措,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我是來恭恭敬敬拜你為師的哩!」楊見山聽後,雙手一攤道:「你看我……」吳昌碩朝他一望,楊見山布衣不整,滿頭蓬髮,腳上的一隻鞋子也穿倒了。兩人哈哈大笑起來。吳昌碩正要掏呈帖子,楊見山連忙制止道:「快收回,快收回,你我同里同藝,何師之有!」吳昌碩只好收回帖子。為了記志這一承師趣事,他在呈楊翁一首詩中說:「奇文諸子筆,餘事八分書,迎客履倒著,說詩頭懶梳。」

吳昌碩第一次拜師不成,楊不肯接帖。第二次,他用極其認真的工楷,寫了一封長信給楊見山,再次要求「稱師」,列於門下。

楊見山看過信,深感吳昌碩求師學藝的摯誠,表示願意以兄弟相稱,共同切磋藝事,但仍婉言謝絕稱師。他在長長的複信中說:「來函敬悉,如此稱謂(指吳稱楊為師),未免太俗,擬仿從前沈仲復與藐訂交之例,彼此贈物,即俗間之換帖也。犬馬齒差長(楊比吳大25歲),藐潛稱兄,君即吾弟。師生尊而不親,弟兄則尤親矣。一言為定,白首如新。」吳昌碩讀後深為感奮。此後,楊吳兩人詩書往來甚密。吳昌碩客蘇州、寓滬上時,藐翁不時有詩作寄贈,書畫請吳題款,並將自著《遲鴻軒詩集》手稿寄吳指疵;吳昌碩也經常有金石書畫呈藐翁教正,對楊見山推崇備至。

吳昌碩和楊見山換帖兄弟相稱,深交數十年,但一向師稱楊見山,他以「藐翁吾先師」之句題詩作書,並自稱「寓庸齋內老門生」。藝術大師尊師重道之忱,虛懷若谷之心,足以傳為佳話。(文章和圖片來自網路如有版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舞知音 的精彩文章:

書法家的故事 骨灰級書法愛好者鍾繇

TAG:月舞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