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說「福慧雙修」是改變命運的殊勝法門?

為什麼說「福慧雙修」是改變命運的殊勝法門?

大多數信眾都是想祈求

「福報」和「智慧」

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

如果沒有了「福報」的支撐

與「智慧」的指引

生活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擾

「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大家也常聽法師與師兄們說

修行學佛之人要福慧雙修

我們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如何判斷自己是「缺福」還是「少慧」?

如果我們在做事時,一切因緣、物質、人手(也可理解為「天時地利人和」)都湊不齊,總是缺這個,少那個,那則表示我們的福報不足,此時就要修福了!

如果我們在做事時,一切因緣、物質、人手都具足了,再接著做下去後,發現有種種的困難,使自己焦頭爛額,橫在自己面前的困境難以逾越,這時則表示我們的智慧不足。

如果我們在做事時,想也沒想清楚,但是做後反而各方面條件都具足,並且不費太大勁兒就能成功,那則是福德具足所導致的結果。但如果不懂得還需要繼續地修福修慧,則總有一天當福報用盡之時,失敗也將會到來。

關於「福」,你可以這樣理解

「福」是人們根據自身渴求,對物質,精神及平安健康狀態的綜合性追求。傳統的五福源於古人對「福」的解釋:「壽(長壽)」、「富(富貴)」、「康寧(健康安寧)」、「修好德(具有美好的品德)」、「考終命(得以善終)」。

除了富貴、長壽、健康之外,還要好德和考終命。這就是說一個有福氣的人,除了擁有無量的財富,加以地位高貴,受人尊重之外,還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仁慈愛物,子孫滿堂,最後能夠壽終正寢,無疾而終。當然,以上是中國傳統社會及儒學,所要向世人傳達的關於「福」的定義。

而在佛家來說,如果想追求更高層次的福報,則有別於普通人所說的福氣。能好好修行,能有一個良好的修學環境,能有一位有德行的善知識指引你,這些都是有福報的表現。

「智慧」指的是什麼?

那麼什麼是慧呢?

智慧一詞其實極其深奧,智慧可以讓人正確的理解事物,準確地認知一切事物和萬法的本源。智慧即是擁有正確的思考、分析與探求真理的方法,當然同時還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般科學家們所說的「智力」與此處所說的「智慧」不同,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而這個成功必不是損人才能利己的成功,而是對整個人類乃至宇宙都有所貢獻的成功。

智慧的高低不取決於擁有知識的多少,而取決於如何正確的運用知識。智慧的運用不單單是考慮細節,也要考慮大局。智慧是可以通過學習,來進行自我提升的。

「其福甚多」與「以福德無故」相矛盾嗎?

生活與工作中,福德與智慧是創造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不可否認,福慧雙全的人生是圓滿的,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之奮鬥的目標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需要福報的支撐,智慧的指引。福慧雙全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來實現的,也是有法可循的。

也許你會認為修福不重要,因為《金剛經》中云:「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而後,《金剛經》中佛陀又對須菩提講到「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疑惑,我們究竟應不應該修福德啊?就算修了,我們這福德究竟多不多啊?為什麼佛陀會說「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福慧雙修」

《大智度論》中提到「福德是菩薩摩訶薩的根本。」龍樹菩薩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

大家都知道從凡夫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從初發心菩薩到妙覺菩薩(佛)也需要經歷五十二個菩薩階位。由於每個人修學層次的側重點不同的緣故,修福、修慧的著眼點也會有所差別,但共通之處卻始終沒有變,即是「福慧雙修」。

如果不修慧,福德終究不會很多,更不可能達到圓滿的狀態。因為離開了智慧,就不能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善,什麼才是真正的惡,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才是真正的六波羅蜜,更不能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福德。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雲「菩薩為行,福慧雙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世間一切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成,始於因緣,又隨業力流轉六道之中。覺察因緣,則能放下執著,解脫煩惱的纏縛,從而趨向解脫之道。

而能做到把握因緣、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進而遠離貪、嗔、痴,踐行五戒與十善,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我們便是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

留言互動

看完這篇文章

你是如何看待修福與修慧的?

對於「福慧雙修」你做到了嗎?

歡迎下方留言

說出您的看法與想法

編輯 | 伊豆

圖片 | 儒文、曉峰

責編 | 慧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不完美人生的逆襲指南,了解一下!
佛弟子找機會多多親近他們

TAG:上海玉佛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