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陽明:觀照內心,知行合一

王陽明:觀照內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命題,尤其以王陽明知行合一觀最具有代表性,對個人修養的養成也最具積極意義。

即知即改,關口前移

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當心中有不良之念時,要趕緊克制,做到即知即改。雖然只是「心動」,但王陽明認為已經是「行動」了。他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一般而言,一個人往往不是一下子就做出惡行的,通常是之前生髮出了多次不良之念,但是自身又認為這僅僅是「念」而沒有「行」,不加克制,結果這些「不良之念」日益膨脹導致蒙蔽良知而去「行」。因此,人不僅要控制自己的行為,更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內心,重視和遏制滋生不良想法的「苗頭」。這個主張比人們通常認為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更提前了一步,從思想上來控制惡行的發生,可謂關口前移。

在王陽明看來,儒家講的「格物」就是「格心」,即通過「為善去惡」的功夫把內心的「惡念」格掉,所以王陽明說「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指出:「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根據王陽明的觀點,一個人想提高自己修養,就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還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心裡一旦有「惡念」萌生,趕緊進行自我控制並將其消滅在萌芽當中。

儒家認為克制「惡念」的重要方法是慎獨,王陽明也非常注意運用慎獨的方法。一般來說,慎獨有兩層含義,一是在沒人監督的時候不犯錯誤,即「不欺暗室」。這就是《中庸》中所說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能不能做到慎獨,也是君子與小人的重要區別。因為「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二是「不自欺」,就是在沒人監督的時候不僅不敢犯錯誤,而且根本就不想犯錯誤,做到既不欺騙別人,也不欺騙自己的良心,所以「慎獨則心安」。因此,一個人要提升修養,必須養成慎獨的習慣,在公開場合或個人獨處,都要行為端正、表裡如一、保持定力。

即知即行,真知真行

理解王陽明知行合一觀的另外一種情況是當心中有「善念」時,應趕緊行動,做到即知即行。在王陽明看來,只有「真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甚至連盜賊也有良知,但是有些人不願意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實際上不是「真知」。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觀在當時有極強的針對性,在明代,程朱理學強化了「存天理,滅人慾」等倫理道德,對士大夫也提出了很多修養要求,時人確實能夠把「天理」與「人慾」要求的道德範疇了解得很清楚,但不少人卻知而不行,甚至行而悖知,脫離了儒家經世致用的精神。他指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關於知識分子知而不行,重知不重行的情況,清初顏元也曾經批評指出:「宋元來儒者……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也。」荀子更是非常強烈地斥責「口言善,身行惡」者。縱觀歷史與現實,真知真行確非易事,需要人不斷以學習或反思等方式提高自我認知、提升個人修養及品行,並用以指導行為與實踐,這也是達到知行合一的關鍵步驟。

王陽明認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把「善念」付諸行動從而實現知行合一,需要把「立德」與「立功」「立言」結合起來,這既是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是實現「內聖」與「外王」有機統一的必然要求。這些觀點作為儒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今天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內心世界,以正能量的因子提示著中國人在完善自我、改造社會的道路上求真務實,不尚空談。

本文轉載自「國學網」(作者陳方劉),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古代沒有天氣預報,人們靠什麼識別陰晴
消夏有良方,看古人如何度夏避暑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