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又有人死在喜馬拉雅山脈……

又有人死在喜馬拉雅山脈……

5人屍體被發現,經證實死於雪崩,另還有3人失蹤。

尼泊爾珠峰南坡9天11名登山者死亡的慘劇尚未善後,位於印度一側的喜馬拉雅山脈再次傳出壞消息:一批挑戰印度第二高峰——楠達德維山的國際登山團隊上月底遭遇雪崩後失蹤,截至本月3日,這批總數為12人的挑戰者中僅有4人返回營地,剩餘8人中已有5人的屍體被發現,經證實死於雪崩,另還有3人失蹤。接二連三的登山事故近日引發國際輿論的廣泛議論與反思。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相比在珠峰險惡環境下殞命的早期挑戰者,近期的慘劇多為「順境死亡」——沒有暴風雪、沒有大雪崩,這些遇難者十分無謂地死在了建制完善的既定登山線路上,這種現象堪稱「前所未見」。

據法新社3日報道,上月13日,該團隊由印度北方邦出發,試圖在北阿肯德邦的楠達德維山東峰開闢一條全新的登山路徑。但由於天氣條件惡劣,此次挑戰被迫中止,只有4人按約定日期返回到集結地。結合當時的天氣狀況,可以推定另外8人途中遭遇雪崩。

印度當局已向雪崩地點派遣兩支由警察和救災人員組成的搜救隊。當地時間2日,印度空軍向登山隊的推測失蹤地點派出兩架直升機進行搜山,但在工作進行中遭遇風暴,搜索行動被迫中止。截至目前,3日新一輪的搜救已發現5具屍體,當地官員表示,這8名登山者並未按照約定去楠達德維山東峰,而是擅自攀登了一座沒有命名的山峰。對於失蹤隊員的命運,印度登山基金會發言人喬杜里表示「要做最壞的打算」。他說,搜尋工作中「沒有看到任何人、衣物或登山裝備」,這種情況「著實不容樂觀」。

英國廣播公司(BBC)3日報道稱,按約定日期返回的4人已加入搜救隊伍,幫助確定8名失蹤人員可能被困的位置,不過當地警察表示這4人的幫助實在有限。因為楠達德維山在世界最高山峰中位列第23,也被認為是最難攀登的喜馬拉雅山峰之一,它吸引的登山者數量明顯少於該地區其他山峰。印度政府曾在這裡設立對遊客封閉的保護區,任何攀登活動都需要獲得印度登山基金會的批准,根據各山峰的高度收取費用,此外還有額外的環境保護費。此次攀登活動的組織者是經驗豐富的英國山地導遊馬丁·莫蘭,他在英國經營一家自己的登山公司,此前曾多次在印度一側的喜馬拉雅山脈進行探險活動。

12名登山者挑戰前合影(圖源:BBC)

受「登山熱」風潮的影響,「世界屋脊」2019年迎來了破紀錄的登山挑戰者,導致了一場罕見的「珠峰大堵車」奇觀及多名登山者死亡慘劇,引發輿論唏噓與反思。官方過於寬鬆的審批流程、登山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資質經驗堪憂的嚮導及登山者本身的身體素質,共同造成這些純系人為的無謂犧牲。而其深層原因,無非是功利心與虛榮心在作祟。

據英國《衛報》2日報道,尼泊爾旅遊部門為2019年的夏季登山季簽發了破紀錄的381張登山許可,加上嚮導與助理,今年攀爬珠峰的總人數接近800人。據一位陪同登山的加拿大籍攝影師心有餘悸地回顧道:「死亡、混亂,踏著前人的屍體前行……一切你能在新聞上看到的駭人標題,都在登頂日當天上演。」因氧氣供應不足、體力消耗過大等不利因素,珠峰半山腰在上月下旬的短短9日內增加11具屍體,創下2015年珠峰雪崩以來的最高死亡紀錄。

「珠峰大堵車」釀成慘劇後,尼泊爾政府遭到國際輿論批評,稱其登山許可審批太過「寬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對於有意挑戰珠峰的國際登山愛好者,尼當局既不對他們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也不了解他們的登山技能水平,每位申請者只要提交1.1萬美元的費用,均有資格獲得許可。曾3次挑戰珠峰的印度軍官蘭維爾表示,登山費對於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來說是一筆巨款,收緊許可簽發政策顯然不符合國家經濟利益。

路透社稱,尼泊爾早年提供專業登山服務的多為外國公司,該類公司的回報極其豐厚,長期以來引發當地人不滿。近年來,本土登山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般進行擴張,並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與外國公司抗衡。據業內人士稱,本土公司「包登頂」服務通常只收取3.5萬美元的費用,僅為外國同行的一半,還有公司會為特定登山者群體提供「低價游」服務,但設備和嚮導水平毫無保障。

此外,受社交媒體和宣傳手段的推動,「挑戰珠峰」近年來熱度日漸高漲,不少缺乏經驗的新手也盲目跟風。印度資深登山者穆克吉表示,很多沒經驗的登山者其實都帶有明確的功利目的:「如果他們成功登頂珠峰,回來後就會被奉為上賓,風光地出席各類活動。」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在珠峰如遇險境,缺乏經驗的登山者不僅自身難保,往往還會坑害其他登山客。此次「大堵車」正是因為「菜鳥」太多、行進速度太慢,他們在狹長的山道上阻礙了其他隊伍,把12小時的登頂時段生生拖到20小時,直接導致人員死亡。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苑基榮 劉皓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裡是美國 的精彩文章:

感受下泰國人是怎麼講英文的……太有腔調了,笑到懷疑人生!
「特朗普寶寶」又要在倫敦起飛了?

TAG:這裡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