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色列秣兵歷馬九年,6分鐘一雪前恥

以色列秣兵歷馬九年,6分鐘一雪前恥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敘利亞、埃及依靠蘇制薩姆導彈,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讓色列空軍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戰損率。

敘利亞人欣喜若狂,在他們眼中,薩姆導彈嫣然成了一款能撐起一片天的「防空神器」。

因此,他們不惜重金購置薩姆-6導彈,僅在黎巴嫩東部的貝卡谷地,就部署了19個薩姆-6導彈陣地。

而這時的以色列人卻如芒在背,為了報一箭之仇,他們用了九年的時間,得到了薩姆導彈的全部性能參數,並查清了導彈的所有頻率。

1982年6月9日下午1時50分,薩姆-6導彈的制導雷達發射的電波束,很快發現了目標。「以色列飛機!」雷達兵大聲吼叫著,把此信息傳給了導彈指令中心。

「發射!」指揮官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幾聲巨響,伴隨者幾道火光,幾枚薩姆一6導彈騰空而起,以色列飛機拖著濃煙接二連三地墜了下來。

敘軍官兵們禁不住地在陣地上歡呼起來。有幾名士兵沖向附近敵機墜毀的地方準備俘虜以色列的飛行員。

可是他們走近後,卻驚奇地發現,這裡既沒有找到飛行員的屍體,也沒有見到飛行員跳傘,而且墜地的飛機不是金屬的,全是用塑膠製成的。

原來這是一種名叫「偵察員」的無人駕駛的「誘餌」飛機。

指擇官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恍然大悟。知道這是以色列在利用無人飛機進行電子偵察,立即下令:「雷達關機!」「雷達關機!」。

但是一切都巳經晚了。

薩姆-6導彈的制導雷達的無線電波,早已源源不斷地被位於地中海東岸上空的以色列的E-2C「鷹眼」式預警指揮飛機所截獲。

E-2C機在截獲到信息後,立即計算出以軍雷達的頻率、方位,及時地傳輸給以軍攻擊部隊。

2點07分,24架F-4「野鼬鼠」反雷達飛機在接到命令後,立即從待機空域飛到貝卡谷地上空。

一方面施放強烈電子干擾,迷瞎敘軍薩姆-6導彈的制導雷達,以使自身安全突防;另一方面又對準目標施放「百舌鳥」導彈,準確地摧毀了敘軍的雷達。

以色列為了徹底摧毀敘軍的薩姆-6導彈陣地,事先還在貝卡谷地西南部黎巴嫩山脈背面的山腳下部署了大量「狼式」地對地反雷達導彈。

當E-2C預警指揮機通過截獲的無線電波,迅速分析出薩姆-6導彈的方位然後,傳輸給「狼式」地對地反雷達導彈。

於是,「狼式」反雷達導彈立即飛過黎巴嫩山,向貝卡谷地襲去,當它們遇到無人機截獲的敘軍薩姆一6導彈的制導雷達波束時,便順著波束沖向雷達。

而這時敘軍雷達操縱手還沒來得及採取關機措施,就隨著雷達一起「報銷」了。

在搗瞎薩姆-6的眼睛之後,以軍採取空中、地面等多種途徑同時向敘軍薩姆-6導彈陣地襲擊。

以色列人的激光制導炸彈已經根據早已精確測出的坐標飛向了導彈陣地,大量的集束炸彈和子母彈則撒向了高炮陣地。

敘利亞人也知道,依靠地空導彈難以對付以色列人的攻擊,起飛了米格-19、米格-21等飛機迎戰。

可是,在以色列人的E-2C電子預警指揮機和各種戰鬥機的電子干擾設備的干擾下,所有的雷達屏幕上一片雪花,根本不知以色列人的飛機在哪兒,而自己的飛機卻在空中不停地中彈、起火、墜毀......

就這樣,僅僅用了6分鐘時間,貝卡谷地已是彈坑繫纍。導彈、高炮、雷達指揮所已是支離破碎,價值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一6地空導彈陣地頃刻間化為灰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面御史 的精彩文章:

血債血償:納粹上校虐殺美軍俘虜,晚年被燒死在家中

TAG:鐵面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