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清醒生活的勇氣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清醒生活的勇氣

勇氣和毅力乃神奇護身符,困難與障礙在它們面前都將煙消雲散。—— 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

安全大抵虛幻,

世間無處尋覓。

芸芸眾生,

無人有此經歷。

避險難計久長,

不如現身搏擊。

抑或險中求勝,抑或碌碌無為,人生非此即彼。

讓我們直面改變,

行如自由之靈,

翱翔命運天際,是為不敗之力。

— 海倫·凱勒 《讓我們心懷信仰 》

在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勇氣這種美德並未收穫太多關注。勇氣是給戰士、消防員和社會積極分子預留的性格品質。安全感才是人們今天最看重的。也許你就曾被教導,要避免過於大膽或勇敢。不要在公共場合吸引人們注意力。追隨家庭傳統。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但在生活中過度看重個人安全感的一個副作用,就是它會讓你進入反應型生活模式。與設立出個人目標,為達成它們制定計劃,並放膽追求相反,你只想採取安全玩法。你以為你是誰,敢去反抗整個制度?接受你的生活現狀,儘力過好這種日子吧。隨波逐流,而非擊槳前行。你唯一能希望的,就是生活之流會把你帶向自己滿意的方向。

毫無疑問,生活中存在你必須躲避的真正危險。但在莽撞和勇氣之間,有著巨大鴻溝。我指的並非那種英雄式勇氣,需要你冒生命危險從燃燒建築里救出某人。我說的勇氣,是指降服那些想像出的內心恐懼,重獲你一直否認,但自己本該享受的有力生活。

什麼是勇氣?

勇氣並非沒有恐懼,而是判斷出有比躲避恐懼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做。——安布羅斯·雷德蒙,美國作家

勇氣是對恐懼的反抗和掌控 — 而非沒有恐懼。——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勇氣就是怕得要死,但仍馭馬前征。——約翰·韋恩,美國影星

我喜歡上面對勇氣的定義,它們都指明勇氣就是讓自己採取行動,無論恐懼是否存在。但真正的勇氣更屬於一種智性,而非心理感受。它要求人們利用自己獨一無二的新大腦皮層,奪取你和其他哺乳動物共有的情緒性腦邊緣皮層對自身的控制。你越是學會在不畏恐懼的情形下行動,就越能展現作為人類的偉大之處。你越是追隨恐懼行為,就越會活得像個低級哺乳動物。

勇敢之士依然害怕,但他們不會讓恐懼癱瘓自己。那些缺乏勇氣的人們多半愛向恐懼投降,這其實會給強化恐懼帶來長期影響。當你迴避面對恐懼,之後為躲過它而感到解脫放鬆時,這樣的行動就像一種心理獎勵,強化了膽小如鼠的躲避行為,使你更有可能在未來迴避直面恐懼。

長此以往,這種迴避行為就將造成停滯不前的生活狀態。你開始認為自己的恐懼理所應當;它們對你而言也變得更加真實。你把自己包裹在隔絕了所有這些恐懼的生活里:比如一場穩定但毫無幸福可言的婚姻,一份令你始終都很舒服的收入。隨後你會對個人行為進行心理辯解:我要維持家庭所以沒法冒險,我太老了所以沒法轉變工作。五年… 十年… 二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然後你意識到個人生活毫無變化。生命中真正剩下的,就是儘可能心滿意足地過掉剩餘日子,然後讓自己安然入土。你終於在那裡實現了徹底的安全和保險。

但這種人生背後好像有其他什麼東西在掙扎,不是嗎?那從腦後傳來的細小聲音,讓你想起這並非你要的活法。那個聲音渴望更多,比這種安全生活要多得多。那個聲音告訴你,安於一份後半輩子都去賣零件的工作根本毫不值當。它會告訴你,你難以激勵自己行動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充滿恐懼。倘若你拒絕傾聽這個聲音,它將永遠存在那裡,為這種平庸結果叨擾著你,直至你死去,讓你心中滿懷對本可實現的美好生活的無限遺憾。

你該如何回應這個不肯閉嘴的頑固聲音?也許就是看電視、聽廣播、在毫無意義的事務上長時間工作,或用消費酒精、咖啡和糖品的方式來淹沒它。但不論你何時用這些方法麻醉自己,都在降低自身的意識水平。你向著依靠本能行動的動物狀態陷得越深,距離一個完全清醒的個人也就越遠。你對生活只是被動回應,而非積極主動地追求人生目標。想起自己喪失掉多少個人勇氣,會把你嚇得魂飛魄散。

提升個人清醒意識

生活會隨著一個人的勇氣成比例地收縮或擴張。——阿娜伊斯·寧,美國傳奇女作家

勇氣是生活在賦予人心靈平靜時,索要的代價。——阿美利亞·伊爾哈特,美國飛行家

每次令你面帶懼色的經歷,都會讓人收穫力量、勇氣和自信。你將能告訴自己:「我已歷經這番恐懼,可以直面隨後而來的下次挑戰。」你必須去做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埃莉諾·羅斯福,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

脫離這種惡性循環的出路,就是召喚自身勇氣並直面心聲。帶上筆紙(或電腦和鍵盤),找個你能單獨待著的地方。傾聽那個聲音,勇敢面對它述說的內容,無論聽取過程有多麼艱難。這個聲音可能告訴你,自己婚姻已名存實亡十多年,但你拒絕面對事實,只是因為害怕離婚;它可能告訴你,自己害怕創業後很可能要面對失敗,而這就是你停留在一份難以挑戰自我成長的工作中的原因;它還可能告訴你,你正在浪費自己的天賦才華。

看看你能否將此聲音縮減至一兩個字詞。它在告訴你該做什麼?離開。辭職。演講。寫作。跳舞。表演。鍛煉。出售。交換。前進。放手。詢問。學習。原諒。不管你從中想到什麼,直接把它寫下來。或許你在生活中的每個領域甚至都有對應的不同辭彙。

現在你必須邁出艱難一步,清醒承認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結果。若你不認為自己能夠做到,完全沒問題。但不要否認說你不想要此結果。當你否認時,就在降低個人清醒意識。將自己拖出否認的泥沼。向著完全承認事實的領地移動:「我真的想要這樣,只是現在感覺沒能力實現它。」你想要擁有自認為無法獲得的事物,這完全不是問題。匆忙得出你無法擁有它的結論,幾乎肯定錯誤。但是首先,請停止對自己撒謊,別假裝你並非真的想要那種結果。

從恐懼走向行動

即使你預想自己會失敗

當一個果敢的年輕人,走到惡霸、俗世面前,大膽扯其鬍子時,常會驚訝發現,鬍子都脫落在他手中。原來這些鬍子被粘到臉上,只是為了嚇走那些膽怯的冒險者。——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美國思想家。

若我們下定決心勇敢跨過,而非畏縮不前,大多數困難都將融化消散。——奧里森·斯維特·馬登,美國勵志大師

勇氣和毅力乃神奇護身符,困難與障礙在它們面前都將煙消雲散。—— 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

現在你承認了自己一直害怕面對某些事物,感覺如何?你很可能仍對採取行動感到畏縮不前。這沒什麼。雖然一頭扎進其中,直接面對自身恐懼會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但那可能需要更多勇氣,超出你當前可以擁有的程度。

我想讓你從這篇文章了解到的最重要一點是,真正的勇氣實際上是種思維技巧,而非情感表現。你要利用人類的智慧、邏輯和自由意志,來克服自身作為情緒性哺乳動物所遺傳的行為局限。勇氣是種必須通過訓化才能學會的思維技巧,就像通過負重訓練來強化個人肌肉一樣。你不會首次走進一家健身房就試圖舉起300磅的重量。所以,不必認為要變得勇敢,你就必須立刻處理自身最驚怕的恐懼。

我建議兩種方法。第一種途徑類似於漸進式負重訓練。先從你能舉起但仍頗有挑戰的重量開始,然後隨著自己不斷變強,逐漸用越來越大的重量進行訓練。所以請首先處理你面對的最小恐懼,再逐步訓練去克服越來越大的恐懼。

所以,請拿起一張紙,寫下你想克服的個人恐懼之一。然後從一到十,為此恐懼寫出十種輕重表現層級。先克服列表上的第一層恐懼。一旦你獲得那個成功(此處成功就是指採取行動,不管結果如何),再移向第二層恐懼。以此類推,直到你準備好處理第十層恐懼,或者你已感到不再受恐懼的任何限制。

建立勇氣的第二條途徑,就是在你所恐懼的領域,獲取額外知識和技能。當你的恐懼很大程度上源於未知感時,這種方法便尤其管用。經常只是讀一兩本相關主題的書,就足以驅散恐懼,讓你能開始行動。

這兩種方法是我個人最愛,但還有其他許多方式可訓練你克服恐懼,包括神經語言程序法(NLP),恐怖症外壓療法,系統脫敏法,以及自我對質法。假如你想學習這類方法並增加個人武器庫里的破恐工具數量,完全能通過網上搜索來研究它們。

你用於建立勇氣的具體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清醒自主地這樣做。正如你的肌肉若不經常鍛煉就會萎縮一樣,如果你不持續挑戰自己去面對個人恐懼,你的勇氣也將萎縮。

恐懼並非你的敵人。它是一個指南針,指向你需要成長的領域。因此當你遇上一種新恐懼時,請把它作為一次成長機會來慶祝,就像你為自己在負重訓練上達成的最佳新成績而慶祝一樣。

不管它看起來有多難,請做出清醒生活的選擇。不要屈服那基於恐懼思維的半清醒世界,用各種分神事物填充個人生活。假如不鍛煉身為人類一員的勇氣天分,你就會承認恐懼遠遠壓倒了自己,最後像只老鼠那樣擁抱生活。若你想要避免清醒自主與充滿勇氣地生活,那就等同於放棄生活本身,你今後延續的存在也不過是身體死亡前,等待結束的一段時期——與勇敢冒險之旅相反的空無一物。

別在還未擁抱你生命真正意義的勇敢冒險前,就黯然逝去。你可能會破產。你可能反覆經歷失敗和拒絕。你可能忍受多次難堪的感情關係。但這些全都是勇敢生活征途上的里程碑。它們是你個人的勝利,是在你內心一次次刻下,再由豐盈喜悅,還有幸福與滿足感來填平的深痕。所以直接上前感受那些恐懼吧——召喚你的勇氣,無論如何都追隨自己的夢想。那就是人生的不敗之力。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路,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珠算回歸,開發啟迪大腦潛能,適合所有孩子早學早受益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