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網評:兩國元首6年會晤近30次,中俄關係就是這樣緊密

海外網評:兩國元首6年會晤近30次,中俄關係就是這樣緊密

資料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圖源:新華網)

6月5日至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時逢中俄建交70周年,習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來的第八度訪俄因此具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新的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下一次再定位、再對錶的關鍵節點。

中俄關係在冷戰終結、蘇聯解體之後經歷了一段節節攀高、不斷提升的歷程。雙方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新型的建設性夥伴關係」,再到「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最後順理成章地發展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俄在雙邊、地區和全球務實合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因而被認定為「處於歷史發展最好時期」。

但在當前國際秩序重組、國際體系轉型和國際權力轉移時,西方總有各種唱衰中俄關係的雜音。不過,現實和這些一直炒作中俄關係具有內在戰略緊張的判斷相左,中俄關係不僅上不封頂,而且每每在這種負面喧囂中一路前行,臻於化境。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深化,雙邊貿易持續擴大,人文交流異彩紛呈,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中俄關係能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提升至典範意義上的高度,和四大因素密不可分。

其一,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彼此間的關係,為中俄關係的推進提供了強大的政治能量。2013年以來,兩國元首舉行了近30次的雙邊會晤。在全球治理、地區秩序、能源合作等戰略領域,元首會晤能夠在關鍵時刻提升中俄關係。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良性互動、惺惺相惜和戰略默契是各自與其他大國領導人之間難以企及的。6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訪俄前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聯合採訪時,將普京總統稱為「最密切的外國同事」「最好的知心朋友」。

其二,全方位、全領域覆蓋且不斷完善的制度化安排,為中俄關係構建了不受外部世界影響的內在環境。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地區環境如何演變,中俄兩國始終將彼此視為戰略支撐,也因此獲得了雙邊關係的超穩定結構。

其三,不對稱但相互平等的國家權力結構,為中俄關係的密切互動和緊密合作提供了其他大國關係難以企及的比較優勢。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齟齬不斷,本質上是俄的大國地位和影響力得不到西方尊重,但中國始終將俄羅斯視為平等夥伴。從全球範圍看,大國間往往是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產生摩擦。而中俄優勢互補,因此更具有合作的可能性。

其四,歷史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教訓,為新時期中俄關係提供了最好的參照系。兩國在歷史上沒少經歷分分合合、鬥鬥和和的折騰,並都付出了沉痛的歷史代價,一定程度上給彼此的發展增添了障礙。之後,中俄領導人痛定思痛,牢固堅守「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和「不意識形態化」的「四不」原則,明晰了彼此「不可為」的方式,實現了行「有所作為」到「大有作為」的跨越式發展。

對於正在成長為全球性大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而言,中俄關係的特殊意義還在於為中國的大國外交提供了諸多新的規範、話語和實踐。從新型安全觀,到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再到全球治理和地區治理的諸多新概念,中國提出的話語、方案和政策設計,不少來自於中俄關係的實踐。中俄關係之於中國外交的獨立價值和獨特作用是其他大國關係難以相提並論的。

中俄關係已經走過了漫漫70年長路。在過去近30年間,中俄關係創造了一個「黃金時期」。回顧過去可以發現,中俄關係出現的問題皆由發展而生,但所有的問題也必然可以通過彼此關係的進一步深化得到解決。在此意義上,習近平主席的第八次俄羅斯之旅,勢將為兩國關係帶來新的方向、新的議程和新的希望。

(文/楊成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巴黎7月起試行房租限漲新令 違規業主最高可罰1.5萬歐元
海外僑團擦亮「大國僑民」招牌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