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喝太多水可能中毒!這10種養生的喝水方法快分享給家人

喝太多水可能中毒!這10種養生的喝水方法快分享給家人

最近,世衛組織聲明,「每天飲用超過4L水可能會「水中毒」,導致大腦功能受損甚至死亡」。而馬拉松運動後大量飲用淡水也會導致「水中毒」。

從嬰幼兒到成年人都會波及的「水中毒」到底是什麼呢?不同年齡段的人正常的飲水量應該是多少?關乎性命的事情,必須好好看!

01

水中毒到底是什麼?

其實,「水中毒」是指機體水的攝入量超過了排水量,以致於水分在體內瀦留,打破了水電解質平衡,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

過多的水會稀釋人體內的鈉離子濃度,所以在醫學上又稱為稀釋性低血鈉。

正常成年人的體液量約佔體重的60%,水分的獲取主要有2個途徑,由食物攝入700-2000ml,主要由胃腸道吸收;由機體代謝過程產生300ml。

水分的排出途徑是形成尿液經泌尿系統排出,也有少量以水蒸氣或者汗液經肺和皮膚排出。

圖片由作者提供

因各種原因攝入過多水分時,機體會進行自我調節,使尿液形成和排出增加,保持「進出平衡」。

但短時間內攝入過多,超過尿液形成和排出速度時,則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

02

哪些情況容易引起「水中毒」

一般來講,「水中毒」的病因包括以下幾點:

不同原因導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如失血、休克、創傷及大手術等;

腎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

機體攝入水分過多或者接受過多的靜脈輸液。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母乳餵養的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需要額外喂水,如奶粉餵養也不宜過稀過多,否則極易造成嬰兒「水中毒」。

03

「水中毒」表現有哪些?

急性水中毒:發病急驟,過多水分導致的腦細胞腫脹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頭痛、嗜睡、躁動、精神紊亂、定向力失常甚至嚴重者可發生腦疝,危及生命。

慢性水中毒:癥狀往往被原發疾病掩蓋,表現為軟弱無力、噁心、嘔吐、嗜睡等,體重明顯增加,皮膚蒼白而濕潤。

「水中毒」一經診斷,需立即停止水分攝入,程度較輕者,機體排除多餘水分後即可緩解,嚴重者,需同時應用利尿劑以促進尿液排出。

043

一天喝4L水會「中毒」嗎?

世衛組織專家提出,每天攝入超過4L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但也強調,這種情況十分罕見,需要一次性攝入過量的水才會導致「水中毒」。

所以,一般情況下,正常喝水不會輕易改變體液的濃度,關鍵在於短時間內喝超過4L水會造成「水中毒」。

但如果喝水太多太快時,如每小時飲入2L水,持續超過2小時,循環血量急劇增加,然而尿液排出並不能相應地快速增加,導致血液鈉離子濃度低於135mmol/L,會出現細胞水腫等現象。

當攝入超過6L水時,足以使一個75kg體重的成年人死亡。

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因為喝水過多導致「水中毒」,更常見的情況是本身就存在腎臟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運動後一次性飲用淡水過多、醫源性輸液過多,精神狀態異常等原因造成「水中毒」。

實際上,我們健康人的腎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不會因為多喝了些水就「罷工」。只要不是短時間內猛喝,就沒必要擔心。

05

正常應該喝多少水?

不同年齡及性別的水需要量不同,具體飲水量略有不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

6個月以內嬰兒無需補水,6個月至1歲每日水總攝入量為900ml/天(包括奶/食物/水),1-2歲為1300ml。

2-3歲除三餐外需補水600-700ml,4-5歲補水700-800ml,5-7歲補水800ml,7-10歲補水1000ml。

除正常三餐飲食外,成年男性需補充為1.7L/天,成年女性為1.5L/天。

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情況下,除了相應提高補水量外,還應同時補充鹽分。

喝水應少量、多次、小口喝,每次150-200ml左右,間隔時間約為30-60分鐘。實際情況較靈活,不必太多糾結。

061

10種養生的喝水方法

色斑怎麼喝?

清晨一杯涼白開

人體經過了一宿的代謝,體內的垃圾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外作用幫助排泄,沒有任何糖分和營養物質的涼白開是最好的!所以,清晨一杯清澈的白水是排毒妙方。

肥胖怎麼喝?

餐後半個小時喝一些水

有些MM有著這樣的謬論:不喝水可以減肥!如果想減輕體重,但又不喝足夠的水,這樣身體的脂肪不能進行代謝,其結果是體重反而增加。適當的飲水可避免腸胃功能的紊亂。你可以在用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助你維持身材。

感冒怎麼喝?

要喝比平時更多的水

每到感冒的時候,就會聽到醫生嘮叨:「多喝水呀!」因為當人感冒發燒的時候,人體出於自我保護機能的反應而自身降溫,這時就會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膚蒸發的水分增多等代謝加快的表現,多多喝水不僅促使汗出和排尿,而且有利於體溫的調節,促使體內細菌病毒迅速排泄掉。

咳嗽怎麼喝?

多喝熱水

遇到咳嗽、有痰這樣的癥狀,很多人都感到憋氣、難受,痰液難於咳出。這時候就是要多水,而且還要多喝熱水。首先,熱水可以起到稀釋痰液,使痰易於咳出的作用;其次,飲水的增多增加了尿量,可以促進有害物質的迅速排泄;另外呢,還可以撫慰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使咳嗽的頻率降低。這樣的話,人就會感到舒服通暢很多。

胃疼怎麼喝?

喝粥「水養護」

有胃病的人,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採取喝粥的「水養護」措施。熬粥的溫度要超過60℃,這個溫度會產生一種糊化作用,軟嫩熱騰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失眠怎麼喝?

熱水的按摩作用是強效安神劑

人體逐漸進入夢寐的狀態是體溫下降的一個過程,睡前喝杯熱水、洗個熱水澡和用熱水泡腳一樣,都可以給人溫暖的外環境,彌補體溫下降帶來的不適,催人入眠。

便秘怎麼喝?

餐後半小時喝一些水

便秘的成因簡單地講有兩條:一個是體內宿便沒有水分,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前者需要查清病因,日常多飲水。後者的臨時處方是:大口大口地喝上幾口水,吞咽動作快一些。記住,不要小口小口地喝,那樣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裡被吸收,產生小便。

煩躁怎麼喝?

餐後半小時喝一些水

人的精神狀態如果和生理機能相聯繫,大腦製造出來的內啡肽被稱為「快活荷爾蒙」,而腎上腺素通常被稱為「痛苦荷爾蒙」。當一個人痛苦煩躁時,腎上腺素就會飆升,但它如同其它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

噁心怎麼喝?

用鹽水催吐

出現噁心的情況很複雜。有時候是對於吃了不良食物的一種保護性反應,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害怕嘔吐,因為吐出髒東西可以讓體舒服很多。準備一杯淡鹽水放在手邊,喝上幾大口,促使污物吐出。吐乾淨以後,可以用鹽水漱口,起到簡單地消炎的作用。

發熱怎麼喝?

間斷性、小口補水為宜

這裡說的發熱,是說當你劇烈運動後,身體的溫度驟然上升,大量汗液排出。這會感到疲憊,而適當飲水是對身體最緊急的呵護。水可以調節血液和組織液的正常循環,溶解營養素,但要注意的是:運動中很忌諱猛烈補水,比如一口氣喝上兩瓶飲料,這樣會進一步增加心臟的負擔,而運動前補水也是很不錯的保養方案。

07

3個時段喝水防治心臟病

清晨

醒後

這杯水非常重要。早晨是人體生理性血壓升高的時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血管壁上的脂肪沉積塊鬆動脫落,加之睡了一夜的覺,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睡前

半小時

晚上睡覺時,血流速度減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極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飲用適量的涼開水,能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發生。

深夜

醒來時

腦血栓和心肌梗死多發於凌晨2點左右,尤其是在出汗多的夏季或出現腹瀉、嘔吐癥狀時。

所以,

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飲水,

該喝的水還是得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優德醫藥網 的精彩文章:

再見,頸椎病!用好自愈力,自己就是好大夫

TAG:優德醫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