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拾遺物語

真正厲害的人,都戒掉了「玻璃心」。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1

昨天有一件事上了熱搜,

一個網友發帖子說:

「老闆跟我說話,我回復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

老闆批評了什麼呢?

「和領導和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

這個網友心裡非常不爽:

「我不能理解,月底就準備走人了。」

這個網友本想發帖尋求共鳴,

沒想到遭到網民一邊倒的批評: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為什麼大家都批評這個網友呢?

「在職場,最煩的就是玻璃心。」

「最看不慣這種玻璃心,受不了一點委屈,看不得一點臉色,聽不了一句重話。」

「人在職場混,哪有不受委屈的。如果被說一句就覺得天塌了,就趕緊收拾回家吧。」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2

上個月的5月20日,

本來是一個很開心的日子,

我一個朋友卻氣得差點吐血。

她手下的一個員工,

把策劃方案搞得一塌糊塗,

朋友就批評她:「做事情能不能用點心……」

哪知她不但接受批評,

還十分委屈地說了一句:

「我家裡不缺錢,我就想幹得開心。」

朋友氣得在朋友圈大罵:

「那你出來上什麼班呢?在家好好當你的公主吧。」

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槽:

「最受不了這樣的玻璃心,

這樣的人,混什麼職場,

沒有公主的命,卻渾身都是公主病。」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3

為什麼大家這麼討厭玻璃心呢?

因為玻璃心有四大煩人之處。

第一:特別嬌氣特別脆弱。

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

「我手下有一個姑娘,

太特么玻璃心了,

一批評她,她就淚奔。

有時候她做錯了事情,

我還沒開口呢,

她自己就委屈地哭上了,

弄得我非常尷尬,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一個變態呢。」

第二:特別敏感特別神經質。

我有個表妹就是這種人,

這兩年,她辭職了6次,

有一次她入職半天就離職了,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今早上單位同事都沒跟我打招呼,我覺得他們不待見我。」

她就是這麼一個玻璃心的人,

跟人聊天,人家沒有秒回信息,

她就能腦補出一部電視劇。

第三:一身「自尊病」。

這世上有一種人,

自尊心特別特彆強,

類似本文開始提到的那個網友,

受不得一點委屈,

看不得一點臉色,

聽不得一句重話,

跟他們說話要特別小心翼翼,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傷到他們的自尊,

打不得,罵不得,調侃不得。

第四:患有「被迫害妄想症」。

有一種玻璃心的人,

患有「被迫害妄想症」,

總覺得別人是在針對自己,

總認為別人對他懷有敵意。

我以前有個同事就是這種人,

你在那邊講個笑話,

她也能聽出子虛烏有的惡意來,

感覺你是在嘲諷她笑話她。

跟這種人共事特別累,

因為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

她都會牽扯到自己身上。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4

為什麼大家討厭玻璃心同事呢?

一個網友說得特別好:

「世上沒有一件工作是不辛苦的,

沒有誰的職場是不委屈的,

每個人活在世上,

都要承擔屬於你的那份苦和難。

所以,請收起你的玻璃心。」

前幾天,看到一個報道,

一個生二胎的寶媽在微博上抱怨:

「我生二胎很辛苦,

休完產假回到公司,

同事不關心我,

連句問候都沒有,感覺很委屈。」

她本來想尋求網友安慰,

哪知道網友們都不可憐她:

「那你休產假期間工資照拿,

工作都交給了同事,也沒見加工資,

那你有沒有感謝人家呢?

究竟是你委屈還是同事委屈?」

為什麼網友們都不待見她呢?

因為大家都覺得:一個成年人最大的標誌,就是自我負責。

「這種自我負責,

不僅包括負責自己的成長和前途,

還包括負責自己的情緒,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保護我們的玻璃心。」

「大家都是出來混的,難道就你一個人嬌氣?」

「我們在一起是為了掙錢,而不是搞什麼愛的供養。」

「我自己都累得不行了,憑什麼還要照顧你的情緒?」

自我負責自我修復,

這是一個成年人最起碼的素質。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5

為什麼領導和老闆討厭玻璃心下屬呢?

鐵娘子董明珠說得特別好:

「職場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寶、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

阿里巴巴原首席人力資源官彭蕾,

公開說過一句話:

「阿里招人有四個基本要求,

其中有一條就是:

人要皮實,不要有玻璃心。」

為什麼阿里不要玻璃心員工呢?

「人在職場混,哪有不受委屈的。

領導同事說幾句,

你就受不了了,

在那不停抱怨,

在那耍小性子,

在那哭哭啼啼,

甚至還要辭職走人,

那我們的工作還推進不推進了?

我不喜歡玻璃心員工,

容易耽誤工作耽誤事情。

我喜歡皮實的人,

喜歡抗打擊的人,

這樣的人才是職業的人,

才是能委以重任的人。」

什麼是職業的人?

就是不論你在生活中是怎樣的人,

一旦從事了一份職業,

就需要扮演得體的職業角色。

董明珠說得好:「要讓領導哄著你做事的,請回到你媽媽身邊去,長大了再來面對這個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裡,

最不受歡迎的就是玻璃心。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6

喜歡日本作家渡邊淳一,

渡邊淳一提出過一個概念——鈍感力。

「所謂鈍感力,就是遲鈍的力量,

即在人際交往和工作關係中,

我們對周遭事務不要過於敏感,

麻木和遲鈍一點會活得更快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就是在現實生活中,

那些活得大大咧咧、凡事無所謂的人,

往往比敏感多疑的人過得更加快樂。

為什麼呢?

提出「鈍感力」的渡邊淳一說:

「不必羨慕那些過得比你精彩快樂的人,

他們其實並不比你優秀,

只是他們減輕了對他人的高度感受性,

從而活在了自己的節奏里。」

現在在職場打拚的年輕人,

非常稀缺的能力,就是「鈍感力」。

360創始人周鴻禕告誡年輕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遲鈍一點,

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一點,

能夠承受各種痛苦,

能夠丟掉虛榮的面子,

能夠凡事不往心裡去,

這樣才能活得更開心,

這樣才能贏得更多青睞,

這樣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網友卻說「老闆說得對」

7

最後,講一個故事吧。

春秋戰國時期,

吳王闔閭生了一個女兒,

皮膚潔白無瑕,

所以闔閭給她起名為「勝玉」。

這勝玉公主,雖然人美如玉,

但就是非常玻璃心。

她十五歲那年的一天,

闔閭和王妃正談論伐楚之事,

廚子上了一盤蒸魚。

由於談興正濃,闔閭沒留心勝玉,

就自顧自地吃起魚來。

吃了一會,他才想起勝玉也在房中,

於是趕緊將魚遞給勝玉,

不料勝玉的玻璃心碎了,

「父王,您把吃了一半的魚給我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只配吃別人吃過的魚?」

勝玉把筷子一扔,就回自己房間去了。

「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

回到房中,勝玉越想越氣,

竟然拔劍自刎了。

一個在大公司擔任HR的朋友告訴我:

「凡是在職場中很玻璃心的人,

最後都像這勝玉一樣走不遠。」

這世上沒有一件工作是不辛苦的,

也沒有誰的職場是不受委屈的,

而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玻璃心。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陪你吃苦的決心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