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究禪觀與凈土,不得不提道安大師的創新之路

探究禪觀與凈土,不得不提道安大師的創新之路

道安大師一生顛沛流離,十二歲出家,長相醜陋,不受重視,掃地僧一枚。北方戰亂,南下襄陽,15年。得到皇室的關注,進長安,7年。一改漢以來佛學分流狀態,成為禪學和般若集大成者,他是一個里程碑!

前秦王苻堅對他評價:"朕以十萬之師攻取襄陽,唯得一人半。"

他人生的第一次轉機,就是在公元335年,遇到北方教界領袖佛圖澄。得到了賞識,人生崛起。從此與禪結緣,認為禪修達到高深的境界時,「雷霆不能駭其念,火燋不能傷其慮」。

道安改變了佛教的傳播方式,印度佛教傳入漢地時,為了讓人能夠理解,就要利用老莊術語解釋。這才有了佛本道一說。因為道安的出現,這個局面得到了改善。

東晉玄風鼎盛,名士基本熱衷於虛無之說。這讓道安看到了機會,在推廣活動中,刻意宣講大乘般若學,創立了"本無宗"學派。

佛教流傳過程,由於文字和生活習慣不同,無數人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形成諸多流派,很多觀點是相悖的。道安就是一個注經大師,傳說夢見一白首長眉尊者來說:"君所注之經,都合乎佛旨。因佛指示我不得涅盤,當助你弘揚佛道。"這事沒法證明,只能說是一個橋段。

各地僧團日益增多,跟國家態度有關,和尚佔有土地,不納稅。道安根據律學,制定一套僧尼戒規,規範了僧侶社團。

道安還有一個創舉,提出佛門一律以"釋"為姓。

道安的文化啟蒙,源自儒學,深受玄學的影響,為了生計進入佛門,能夠成為一代宗師,成為宗教改革的急先鋒。他的成功有自己努力和東晉文化環境的因素,晉朝是歷史上最爛的朝代,生於亂世,無奈於現實,只能寄託來來世,往生極樂,容易被人接受,而且門檻低,不像禪學,需要悟性。因此滿足了最普遍的心理需求,道安貢獻非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碧海真空 的精彩文章:

會考試也是一種能力,想成為學霸,就要養成自己的編程思維

TAG:碧海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