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芍藥湯解析

芍藥湯解析

芍藥湯解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筆者去年曾在《中國中醫藥報》上發表過一篇名為「行氣調血芍藥湯」(見2018年6月20日學術版)的短文,對比了芍藥湯與葛根芩連湯,並分析了芍藥湯行氣調血治療濕熱兼氣滯血瘀型痢疾。在談及方義時言:「觀方中用當歸、白芍以行血,木香、檳榔以調氣,芩、連、大黃泄熱燥濕,少佐肉桂以減寒葯傷中。」筆者將方中肉桂分析為反佐葯,認為它可以制約芩、連、大黃的苦寒之性,又合香連丸治利行辛開苦降之法。筆者最近在商洛市中醫院內四科李波主任門診見一腹瀉窘急,時少腹滿痛的患者,處方芍藥湯。筆者始悟芍藥湯中暗含仲景治療太陰腹滿時痛用桂枝加大黃湯和桂枝加芍藥湯的深義。

重用芍藥治療邪氣腹痛

《傷寒論》中張仲景用桂枝加大黃湯和桂枝加芍藥湯治療寒陷太陰,脾絡不和的腹滿時痛。而《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瀉痢論》載芍藥湯治療濕熱鬱蒸,氣血瘀壅的痢疾。兩種治療思路中均重用芍藥,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此蓋源於《神農本草經》言芍藥可治療「邪氣腹痛」之論。河南衛生廳1958年印中醫業餘函授學習教材之《神農本草經講義》(以下簡稱《本草經講義》),按云:「仲景用芍藥治腹痛,一以益脾陰而攝納至陰耗散之氣,一以養肝陰而和柔剛木桀驁之威,實為肯綮。但仲景亦謂胃氣虛弱之人,大黃、芍藥宜減之,或久煎芍藥以祛其微寒之性,亦須參詳,不可泛論腹痛,均重用芍藥。」

用桂枝解表通血脈

芍藥湯中桂枝之義,《本草經講義》按云:「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其意在於發散肝脾而行營血,通達經絡而開毛竅,至於調經開閉,疏木止痛,通關逐痹,活絡舒筋,尤有專功……凡潤肝養血之葯,一得桂枝化陰滯為陽和。」桂、芍相配,養陰和陽,營運榮血,調和肝脾,通達經絡。湖北中醫藥大學成肇仁教授認為此二方所治腹痛均系太陰脾絡不和,只是有虛實之分,桂枝之義在於溫中通經,有表則解表,兼散肝脾之絡而行營血以止痛。張錫純論桂枝時云:「桂枝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橫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條達也,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氣之陷者上升,胃氣之逆者下降。故桂枝之用,重在肝脾,無論內傷外感,均可運用。」

關於芍藥湯原方所用為桂,筆者請教於恩師成肇仁,師言:「原方中所用桂,指肉桂,辛甘,能抑肝風而扶脾土,且通血脈,助歸、芍以行血,為治利之妙配;若病偏表寒鬱閉者,可改用桂枝,合用桂枝加芍藥、大黃之義,是權變矣!」

芍藥湯原方重用芍藥一兩,桂一錢,在於謹守濕熱之機,臨證可視濕熱之輕重,適當調整用量或與他葯相伍而變通之。此外,治療痛瀉的名方——痛瀉要方,藥用白朮、白芍,與桂枝、白芍相比,白朮重在補脾胃,化濕益氣,桂枝重在散寒調和肝脾而通絡。(雷輝 陝西省商洛市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中醫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冬病夏治」理論探析
不孕——姑娘,您體內住了一個冰箱!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