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媽媽群里聊天時,看到一位媽媽講述了自己家孩子的事情:

由於家裡經營一個超市,平時比較忙,孩子生下來就送到老家爺爺奶奶帶著,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才接回來,孩子回來了跟父母也不親近,這讓父母感到很愧疚,於是為了彌補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幾年下來,孩子由剛來時的「小綿羊」變成了「小霸王」,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

雖然父母覺得這樣不好,但是想想孩子在老家幾年受的委屈,就忍氣吞聲了,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本加厲的向父母索取更多的物質需求,父母也沒有辦法管束,只好由著孩子無理取鬧......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謂溺愛,即不管對錯,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一味慣著孩子。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毫無原則的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要星星恨不得連月亮一起給。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出現這樣的疑問:「孩子怎麼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他們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怎麼還是不懂事呢?」這樣的父母無疑是失敗的,除了給孩子物質關懷,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香甜的「心靈雞湯」。


學會正確的愛孩子,走出溺愛的誤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孤苦無依,以撿垃圾為生的老太太,有天她在大街上看見有個流浪小男孩餓著肚子,她就用自己的飯錢給小男孩買了一塊甜餅,接過甜餅的小男孩非常感動,對這位可敬的老太太連聲感謝。

第二天,老太太惦記著那個餓著肚子小男孩,又是送來了甜餅,小男孩很是高興,再次說聲感謝。日復一日,老太太幾乎每天都會給小男孩送去溫暖的甜餅,久而久之小男孩卻漸漸不再感動,只是淡淡的說一句謝謝。到後來,甚至連謝謝也不再說了,接過甜餅就吃了起來。他慢慢覺得這些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直到有一天老太太在一次不小心中閃了腰,這天老太太沒有給那小男孩送甜餅,到了第二天老太太一拐一拐的跑去給小男孩送甜餅,小男孩厭煩的說:「你昨天為什麼沒有給我送甜餅?」小男孩沒有過問老太太的傷勢,老太太頓時心裡很是苦惱......

很多時候,當你把別人的好當做了一種習慣,也許就像這位小男孩一樣,連謝謝兩個字都懶得說,甚至把別人的好做為理所應當的付出。而這個「甜餅的故事」最容易發生在孩子與父母之間。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走極端——溺愛教育,很多現代家庭的孩子從出生以來,就享受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無盡的愛與關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家上下幾口人都圍繞著這一個寶貝轉,小孩子就是家中「大爺」的現象早已屢見不鮮。孩子從小到大沒一件事需要自己操心,大人全部幫忙打理的妥妥噹噹。在他們的眼裡,這世上的每件事都應該有人為自己安排。

在媒體報道中,我們已經看到無數因溺愛導致的悲劇事故,所以教育家提出了這樣的理論:「棍棒教育傷害孩子的途徑是從肉體到心靈,而溺愛傷害的途徑是從心靈到肉體。」

正如盧梭所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能使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要學會正確地愛孩子,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應該堅決拒絕,父母必須保持理智的頭腦,找出適當的方法,走出溺愛的誤區

1,對於原則問題不讓步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教育更是如此,沒有原則,父母就會在愛的蒙蔽下對孩子處處讓步,孩子就無法得到正確的教育,對於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不要妥協退讓,要斬釘截鐵的給予回絕。

曾在網上看過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分享的育兒之道。

有一天,李教授女兒也提出了一個無理的購物需求,她拒絕後,女兒便大哭大鬧。

冷靜的她,任憑女兒怎麼哭鬧,也沒有動搖自己的原則,堅持把女兒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陪著女兒待在房間里,對她的哭鬧依舊不予理睬。

最多遞給女兒一條熱毛巾,讓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臉。

就這樣靜靜地坐在她跟前,看著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盡。

孩子哭了好長一段時間後,見媽媽的態度絲毫不放鬆,便也作罷。

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提出過任何無禮的要求。

李玫瑾教授的做法,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無理要求,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有著任何的改變。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無條件愛著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讓孩子遵守基本的規則,你的孩子將來才能有規矩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2, 鼓勵孩子做家務

杜絕溺愛的最有效做法,就是鼓勵孩子養成勞動的習慣,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明白生活的不容易。

我家從女兒兩歲左右就鼓勵她參與到日常家務中:既是真實的陪伴,又能促進孩子精細動作和多感官發育,還能幫助她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做菜的時候會讓女兒參與進來,讓她幫忙摘菜洗菜,雖然有些笨拙,可能還會弄濕衣服,但是我們卻能一邊做菜一邊看著孩子,有時候讓她把菜遞過來,甚至還能幫不少忙呢!

有時不小心把牛奶灑得滿地都是,要求女兒自己收拾後續的工作,自己擦地板、清洗抹布,讓她知道這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情,下次就會知道再拿牛奶就小心一點。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會好處多多。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奉獻,要讓孩在愛中學會勞動、學會理解父母與他人。


給孩子心靈關愛比物質溺愛更珍貴

如今很多的父母工作忙、應酬多,越來越沒有時間跟孩子交流,看著孤獨的孩子,父母心裡自然不好受,因此在經濟物質上會給予孩子最好的條件,認為這樣就可以彌補與孩子在情感上溝通的缺失,彌補內心對孩子的愧疚

然而這種物質之愛,真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嗎?真的是孩子想要的愛嗎?

在初期階段,孩子也許會感受到滿足,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感到內心寂寞:「爸爸媽媽,你們多陪陪我吧!」體會不到父母的愛,孩子就會變得消極,會以各種手段排斥父母的教育,用來引起父母的關注,這樣下去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壞孩子」

物質上的愛是一種虛無的愛,是一種「溺愛」,因為,你永遠走進不了孩子的心裡。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物質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是與父母心靈上的親近,這種需要是物質代替不了的。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對於繁忙的父母,應該如何擺脫「物質溺愛」的教育方式呢?

1,物質與情感的相結合

物質之愛,只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情感之愛,這才是愛孩子的核心。所以,只有物質與情感相結合,才能讓孩子得到最完美的父母之愛。


有一個好朋友離婚了,自己帶著女兒,在孩子上了初中後,朋友開了一家服裝店,每天早出晚歸,有時顧及不上孩子,為了彌補孩子的感情,會經常給孩子買一些小禮物。

當然,朋友覺得這還不夠,畢竟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有很多的話想跟父母分享和交流,不然孩子會變得自閉,甚至走上歪路,可是,自己這麼忙,哪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呢?

後來朋友每天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孩子微信聊天,儘管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但是通過手機的聯絡,了解孩子每天在學校的趣事,有什麼問題和想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反而讓母女關係更加的親密了。

這種物質和情感相結合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父母善於利用外物,自然就能與孩子搭建起交流的平台。

2,睡前跟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雖然父母平日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情緒,但是在孩子晚上睡前,可以抽出時間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增進了親子關係,倘若父母從早到晚都沒有時間跟孩子交流,那麼孩子一定會抱著遺憾的心情入睡,時間久之,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對父母有芥蒂之心

所以哪怕再忙,父母也要在孩子臨睡之前,跟孩子讀上一本他喜歡的繪本故事,抱著孩子親昵一番,讓孩子枕著甜甜的夢入睡,孩子自然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讓孩子學會堅強,避免「蛋殼心理」

看到「蛋殼心理」四個字,很多父母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是蛋殼心理?它非常嚴重嗎?

所謂蛋殼心理即蛋殼效應症,是英國兒童心理學家西蒙?安妮於1965年首次提出並命名的一種生理性心理疾病,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比如只能聽讚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

有的孩子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

無數兒童心理學家們也常常警告父母:「蛋殼孩子越來越多,跟父母的養育方式脫不了關係。」直白地說,蛋殼孩子背後的根源,除了小部分是天生性格使然外,大部分原因,是如今父母們過度地保護孩子,把孩子養在了一個安全又無聊的環境中。

有的父母因為吃過太多的苦,受過太多的累,因此絕不讓孩子經歷一點點磨難,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不捨得批評和管教,還有過分嬌縱和百般溺愛是導致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所以想要避免孩子的「蛋殼心理」,我們必須杜絕溺愛,並從這幾個方面鍛煉孩子:

1,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乾的要求,父母要利用這個機會從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時,要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需要孩子自己動手的,不要越俎代庖,需要孩子決定的,不要包辦,父母應該放心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既能促進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提高,還能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2,讓孩子體驗挫折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剛到德國時,我寄住在朋友約翰家裡。他家在法蘭克福「富人區」,家境很好。他有兩個孩子:11歲的喬治和9歲的凱斯。在他家住了幾天,我就發現一向對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的約翰夫婦,對孩子卻十分「小氣」。

孩子的零用錢每月才30歐元,而且要幫家裡幹活才能得到。喬治負責為花園植物澆水、翻土及擦洗汽車;凱斯則幫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間、去商店購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兩個孩子還騎著自行車,頂著炎炎烈日,挨家挨戶送報,賺取買書籍、玩具的費用。

在賺錢過程中,兩個孩子遇到過很多的困難,但是他們都憑著自己的努力解決了。

我對約翰夫婦的「殘忍」表示不解。他們卻說:「孩子總有一天要去更廣闊的天地闖蕩。為了他們將來能應對挫折,一定要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能力。」

加州大學心理學馬丁.沙里曼曾說:「預測一個人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是否能越挫越勇。」

而越挫越勇的先決條件就是:輸得起!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挫折無處不在,每一個挫折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我們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引導孩子輸得起,越挫越勇,這樣孩子才能泰然自若地面對以後生活中的挑戰,享受努力之後戰勝挫折的喜悅!

3,為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不怕困難、敢於克服困難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給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長的故事,比如張海迪的故事,讓孩子進一步感受榜樣的力量。

也可以給孩子多看勵志的動畫片,比如我女兒看過《獅子王》,可以讓孩子學習裡面主人公敢於挑戰的精神,並鼓勵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堅強面對。

心理學家:避免孩子「蛋殼心理」,3個正確教養方式父母要學會

總之,只有不溺愛,孩子才能敲碎那層脆弱的「蛋殼」。在杜絕溺愛的同時,讓孩子學著堅強,那麼自然不會染上所謂的「蛋殼心理」。

要溫柔愛孩子,但一定不能溺愛嬌慣孩子。我們不會一輩子都守護著孩子,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不溺愛不嬌慣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精彩的人生。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自私霸道、不分享?4招讓孩子學會分享,擺脫「小氣鬼」稱號
情商就是「性格的磨刀石」,經常玩這5個小遊戲提高孩子情商能力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